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老酱缸里的振兴梦
  “金针铺门庭,椒香传偏堂。梨木满村社,酱油藏老缸。”走进渭南市蒲城县孙镇阿坡村,家家房前晾晒着黄花菜,水泥路旁的梨树、花椒树上结着青绿的果实,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脱离贫困只是一个小目标,依靠产业走向富裕才是阿坡村村民的愿望。村子尽头有一座梨花酱园,九十多棵梨树将酱园包裹着,风吹梨花,酱园也飘着香。五百口酱缸,满满的黄豆酱,承载着村民们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
  1993年,李建平从母亲手里接过了酱油制作的秘密,和同学李远斌一起为十里八村的群众提供酱油,一干就是二十多年。2019年,阿坡酱油酱酿技艺被认定为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0年初,两个搭档一砖一瓦地搭起了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酱油晒场——梨花酱园,酱园被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阿坡村酱油坊得以存续,直至新生。
  阿坡酱油采用传统酿造技艺,从黄豆到酱油,必须要经过至少365天的酿造历程。东北优质非转基因黄豆、蒲城当地小麦磨成的无添加面粉、阿坡村无污染的地下水,这三样主要原料缺一不可,再经过浸泡-蒸煮-面粉拌制-制曲-365天日晒夜露高盐稀态工艺发酵,才能制作出独具风味的酱油。
  李远斌说:“做酱油的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过一代代人的完善,是我们的宝贝。厂里人都是村里人,让他们吃上好酱油,让他们富起来,我觉得工作很快乐。”李建平说:“手工制作出的传统酱油既健康又好吃,酱园在县、镇各级领导的扶持下,一定会办得更好。”
  从传统传承到现代营销,其实阿坡酱油是矛盾和多样的。阿坡村地处洛河西岸,风光优美,物产丰富,但只有一条水泥路将它与外界相连。怎么让外面人知道村子里的优质产品是个难题。在几个从城市回乡的年轻人合力打造下,酱园焕发新生,和现代生活、传播方式相适应,使用新的宣传方式。利用微信平台,拍摄小视频记录酱油的制作过程、酱园的一次次活动,更多人知道了阿坡村,知道了传统酱油的故事。现在,走在酱园里,一口口酱缸上标注着它们的主人,内藏着消费者们定制的专属酱料,会员制消费下,精准服务优质客户,按需求订购,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蒲城县是国家832个贫困县之一。阿坡酱油自成立以来,连续几年带动村里13个贫困户、残疾人就业,围绕酱油制作衍生出的种植、加工、文化产业吸引游客来到阿坡村参观,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目前阿坡酱油有酱缸五百口,每年可产酱油近200吨,年产值近千万元,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为当地村民发放新年福利。
  2021年3月,阿坡村办了“梨花节”,为阿坡村村民增加不少收入,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契合点。村民孙志强说:“在外打工一个月能赚3000元,阿坡酱心在村里办企业,靠接待游客用餐,赏梨花期间两天收入就达3000元。”无添加面粉、手工馒头、土蜂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及食品,意外的受欢迎。以往阿坡村村民梦中的好日子,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中慢慢地成为了现实。
  酱园的工作人员刘永吉说:“阿坡酱油最吸引我的就是它传承我们祖先的优质饮食文化,在家门口为人们提供健康优质的酱油,还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
  产业扶贫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省将继续推进“3+X”产业扶贫工程,支持贫困地区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全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阿坡村传承千年,现在逐渐成为蒲城县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板,将被打造成集休闲观光、绿色农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基地。
  

(张祎豪)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