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焦 点 “二氧化碳”为何要花钱买?

“二氧化碳”为何要花钱买?


  碳交易,其实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市场机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权(减排量)交易。在控制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而具备了商品属性。
  《京都议定书》约定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从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看也是最大的。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往往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统称为“碳交易”。参与碳交易的企业一般分为两种:强制参与的重点排放单位和自愿参与的减排机构。它们各自可用于交易的“碳”分别是碳配额和碳减排量。
  重点排放单位的碳配额,也就是碳排放权,由政府强制限定。政府会根据企业的行业性质、业务内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目前主流的配额分配方法有行业基准线、历史强度法和历史排放法。
  而自愿减排单位则是主动通过新能源、碳汇等方式进行减排,经过国家审核批准后,可以在碳市场中出售其碳减排量,供实际排放量超出碳配额的企业购买。
  

碳市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有哪些作用?


  7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
  二是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
  三是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四是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为什么要建立全国碳市场?

  从地方试点,到全国市场启动,我国碳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将对市场各方产生重要影响。
  7月16日,记者在上海采访了来自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公司的交易员张壮。
  “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前,我们各地电厂的碳配额只能在本地区进行流通,不同试点区域的价格不一、规则不同,也给我们发电企业的碳资产运营带来不少问题。今天全国碳市场上线,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电厂的碳配额进行统一运营和调剂,有助于集团的跨区域平衡发展,也激励我们不断升级改造发电技术,实现绿色转型。”张壮说。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说:“全国碳市场开启最大的好处是我们以后拥有碳排放定价机制了,用市场和价格机制来调节排放权的使用。”以碳交易市场为主的碳定价是一种可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并协同起来的有效工具,可以同步解决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等层面上的失衡问题。
  华宝证券研究认为,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对于造成碳排放的经济主体及消费者来说,其后果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会显现的碳排放并不会对自身造成即时、明显的消极影响,因此减排的内在动力不足。
  而通过经济手段将碳排放量化、资产化,通过市场机制使其对生产消费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就能成为主体主动减排的内在动因。为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碳排放量化并定价,而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是碳定价机制的一种。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中新网)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