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并不知道,特斯拉赚钱,卖车只是小头,大头是卖碳排放权。整个2020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积分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一时期公司的净利润只有7.21亿美元。这也让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发现,原来“卖碳”是能赚钱的。这件事我国正在加速推进,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首批纳入市场的2000多家发电企业可入场参与交易,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我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北京主会场仪式,并宣布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
首日成交410万吨成交额2亿余元
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由湖北省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交易系统由上海市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数据报送系统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成。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当日成为市场焦点。在湖北武汉,百余名来自中国各地的政府部门代表、行业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参与了减碳主题国际会议,并连线观看全国碳市场开市交易情况。
开盘后仅仅几分钟,挂牌协议交易已经累计成交了45万吨,成交额达到了2200多万元。随着新交易的不断达成,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在不断刷新。当日成交量410.4万吨,成交额21023.01万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中石化、申能集团、浙能集团、华润电力等企业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
后续钢铁、化工等行业继续纳入
根据世界银行相关报告,全球约有60个国家、地区或地方采用碳定价机制。分析机构认为,中国的碳市场上线交易,将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增添新的动力和信心。
中国是全球碳减排、碳中和的坚定践行者。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最近表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中国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2013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地方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达4.45亿吨,成交额104.31亿元人民币。
随着后续钢铁、化工等行业继续纳入,中国碳市场对全球减排的贡献和影响必将更加重要。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