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0日,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军农被渭南市卫健委授予“渭南名医”称号,而在之前,他还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面对诸多称赞,他谦逊地摇摇头不愿多说。
李军农是富平县城关镇人。他的父亲在他六岁那年就去世了,童年时代,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那个时候,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同村一位在县医院工作的大夫。每次爷爷、奶奶生了病,就会请来这位大夫,而且每次都会药到病除。小小的他从那时起,就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
1985年,大学毕业后,带着内心的远大抱负,李军农来到渭南市中心医院,也就是当时的地区医院,开始了他的行医之路,“成为一名好医生”也由信念变成了实践。
记得那是1985年底的一天,一个30多岁的男子前来看病,被诊断为先天性心律失常。可就在这名男子取完药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晕倒在地,全身抽搐。看到这个情况,李军农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心脏骤停,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停顿,他双膝跪地,开始抢救!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终于成功了!病人恢复了自主呼吸,恢复了颈动脉搏动!这时,他才发现,汗水早已经浸湿了他的衣衫。但看到被他救过来的患者,那种喜悦与满足令他至今难忘!“挽救生命!”这个崇高而神圣的使命感,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李军农前进的路,他变得更加努力与刻苦。
1994年,医院根据发展的需求筹划设立心血管内科。李军农第一个报了名。当时有人劝他,别去那个地方,风险高、责任大。可他却说:“医院需要我,病患需要我,我怎么能退缩呢?”
心血管内科成立后,就诊患者络绎不绝。但有一位来自临渭区西塬上的女性患者,令李军农至今记忆深刻。那位患者是一名理发师,五年前在一次理发中突然觉得头晕,但过一会儿就没事了。就因为这,她没少跑医院,但每次都说是颈椎病,治疗后症状并没有缓解。五年过去了,反而有加重的迹象。听朋友说李军农看病看得好,就过来瞧瞧。
李军农经过仔细地检查分析后,判断造成这名患者头晕的根本不是颈椎病,而是心脏上的问题!可未曾想,他的诊断却激怒了患者:“你胡说啥呢!那么多医院的专家都说是颈椎病,到你这就成了心脏病了?你是个啥医生!”患者情绪十分激动。李军农耐心地给她进行讲解,并说服她进行一次模拟测试。他给患者带上了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仪,然后让她进行模拟理发,这期间,这名患者再次出现了头晕的症状,而监测仪上也清晰地显示了她心脏短暂停跳的记录!事实胜于雄辩,李军农用他真诚、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医学功底得到了患者的尊敬。
医者仁心,至精至诚。1999年,由李军农主刀的渭南市第一台心脏介入手术获得成功,让渭南在这一领域走在了全省前列。当时,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家大医院拥有心脏介入手术技术。但李军农以他对专业的热爱,对医术的精益求精,成功地引入了这项技术。此后,他又率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新技术,填补了全市心脏介入治疗方面的多项空白。
2016年6月,经市卫计局批准,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更名为渭南市心血管病医院,李军农担任业务副院长。他说,今后这个医院就是他的念想,他要为这个医院奋斗终身。没多久,渭南市胸痛中心挂牌成立,更大限度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造福一方百姓。
在李军农和团队的努力下,渭南心血管疾病救治工作不断向好,但现实中,他仍然会听到、看到一些患者特别是基层的患者,由于医疗资源的限制,耽误了救治,让他感到十分痛惜。
2018年5月,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李军农发起并建立“渭南心血管健康联盟”微信群,利用微信群使用群体广泛、发送和接收信息方便快捷等特点,打通了从社区、村卫生室到渭南市中心医院的救治通道,第一时间为基层群众提供精准的诊断和快速有效的救治。
据统计,自建群以来,他带领团队已通过微信群成功救治急性心血管病患者1360余人,救治率达99.6%,不仅为渭南区域急性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共同打赢“生死之战”增添了筹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最大化应用,而且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中也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坚守自有收获,付出便有回报。35年来,李军农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渭南市医疗系统首届“十佳医生”、渭南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渭南市首席心血管病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崔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