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会出现这些情况“明明吃饱了,没过两三个小时又饿了”“午餐后睡了一觉,起来就有点饿了”……其实并不奇怪。
如果将餐前空腹血糖水平看作“0”,吃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血糖水平会先上升,最高峰数据被称为“血糖峰值”,此过程中血糖数据均为正数;一段时间后,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开始下降,可能在餐后几小时内出现血糖最低值,即“血糖谷值”。如果谷值的血糖数据低于进餐前的空腹值,则为负数,被称为“血糖洼地”。
健康人的血糖谷值常出现在餐后150-210分钟(从进餐第一口开始算时间);部分人会出现小的血糖洼地,特别是午餐开始后2小时。此时,即使血糖水平并不算“低血糖”,但可能觉得疲倦乏力,对食物的兴趣会增大,食欲会变强;由于胰岛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升高,餐后3小时后血糖水平可回归正常范围,精神会好很多。
是否出现血糖洼地与机体的血糖控制能力有关。比如进食高升糖指数(GI)的碳水化合物后,对血糖控制能力良好的人来说,餐后血糖反应类似“山峰-缓坡”曲线,血糖水平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逐渐趋于稳定;即便餐后4-6个小时,血糖值也不会比空腹时明显降低。
对血糖控制能力弱的人(即使不是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血糖会先出现较大高峰,然后提前下降到餐前水平以下,出现较低的血糖谷值,带来饥饿感、疲劳感。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更差,本就常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情况;如果胰岛素、降糖药使用不当,极易出现高低血糖交替情况,经常感到饥饿,且可能餐后3小时也无法回归正常,易在下一餐前发生低血糖,最好在两餐之间加点餐。
有些食物容易导致血糖洼地,比如葡萄糖、糯米食物、白面包、谷物糊粉等。相比而言,大米饭虽然算高升糖指数食物,2小时后的血糖却较稳定,不太容易出现负值;且米饭常搭配各种菜肴,相对更易保持血糖水平稳定。如果米饭内添加了全谷杂粮,需多咀嚼,以减慢葡萄糖释放和吸收速度,更不容易出现血糖洼地。
每个人的遗传、体质不同,对食物的反应也不同。大家应认真观察、记录自己在什么状态下更容易保持血糖、精力和食欲的稳定。
此外,合理膳食、规律运动、餐后散步、情绪稳定、良好睡眠等都是避免血糖洼地的重要措施。
(范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