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机理与路径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出明确要求。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瓶颈,关键要搞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又正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即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时,科学素质成为农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科学素质既是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也是对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户生计发挥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探究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机理和路径,对制定新时代农村科普政策和强化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保障问题由来已久,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定需求和建设路径各异。已有研究文献多是从教育、培训等外在因素出发,分析农民人力资本及其绩效,鲜有从农民主体角度出发,基于需求和信息技术视角,探究以科学素质为主导的农民素质提升内生机理。本文以农民科学素质为突破点,以“农民信息素质-农民科学素质-农村人力资本”为主线展开研究。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自然素质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是在自然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实践和锻炼而形成的素质。农民的社会素质可以进一步分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又包括劳动者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等。
  (二)农民科学素质
  农民科学素质主要包括健康素质、生活素质、从业素质和文明素质。农业生产知识、农业实用技术技能、农业生产的过程和相关科学方法,以及具备处理农业生产前、中、后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关键。
  (三)农民信息素质
  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农村劳动者适应市场的必备能力。农村劳动者应尽可能地学会通过互联网查询和传递信息,利用短视频直播销售农产品等。
  三、调查与实证分析
  (一)调查概述
  以宝鸡市四区九县(含高新区)为调查范围,进行此次农民科学素质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有效回收556份。此次调查采取“Mill-er法”与“基准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二)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及接触媒体的频率分析
  从农民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来看,电视221人,占39.75%;报纸189人,占33.40%;广播55人,占9.89%;互联网及手机53人,占9.53%;图书及其它38人,占1.44%。从农民群体接触媒体的频率来看,以电视为例,每天都接触的占66.73%,不接触的占4.32%;以互联网为例,每天都接触的占52.34%,不接触的则为24.64%。
  (三)农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评价分析
  经过测算,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3.85%,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96%,具备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98%。经过加权计算(75%正确率),此次调查,农民科学素质水平为6.38%。
  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机理
  (一)传统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农民科学素质提升机理
  1、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过程。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会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而劳动生产率来源于工作经验和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主要来自于通过劳动实践的经验积累和通过教育培训的知识积累。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传统路径是通过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加大农民劳动技能实践培训,最终内化为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
  2、相比于教育和培训,健康是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主要方面。
  健康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先决条件。对农民来说,体力劳动对健康的依赖度更高,这需要医疗保健条件的不断提高,更需要学会对健康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3、迁移给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带来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能够迅速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迁移是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被动选择,能够迅速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留守农民因年龄和文化程度影响等因素,需要投入更大精力提升其科学认知水平、改变其科学观念,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多样化和多层次的人才体系。
  (二)信息素质提升成为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关键
  1、数字鸿沟和科学素质鸿沟出现的逻辑。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了信息富人、信息穷人、信息沟壑和数字鸿沟等概念,不同人群对信息、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差异造成社会分化。在此次调查中,在依托互联网和手机微信获取科技信息方面,农民与其它人群具有显著差异。依托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的程度还较低,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明显低于其它人群,且在依托互联网提升科学素质的贡献上也明显低于其它人群。
  2、信息素质是驱动科学素质提升的主要动力。
  公众的科学素质受外在环境的刺激所影响。在网络时代,受众获取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截至2020年3月,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5.9个百分点。随着农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日益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逐步增强,依赖信息技术服务生产生活的程度不断提升,农民的信息意识不断加强,进而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并借助信息进行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在信息时代,这些意识和素质能力是提升科学素质的必备基础和加速器,也是跨越数字鸿沟、弥合科学素质不均衡的驱动器。
  五、政策建议
  (一)转变科普思路,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新模式
  转变现有“顶层设计-政府推动-农民参与”的“推动式”科普模式,积极探索以农民科学知识需求为导向、区别人群差异、引入社会化资源、服务为主的“拉动式”科普新模式。积极推动“科普需求精准化识别、科普活动常规化开展、活动组织基层化覆盖、科普主体职业化规范”。
  (二)关注重点人群,实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小农户群体、乡村科技人才、农村妇女等重点人群,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技能培训,全面加大科普资源配置,重点解决农民“科学知识薄弱、科学意识淡漠、科学态度缺乏、科学精神匮乏”等突出问题,推进农民科学素质区域均衡发展。
  (三)借助信息技术,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共享
  一方面,从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入手,转变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建立信息素质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必备素质的基本认知;另一方面,加大科普信息化投入,借助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共享化、科普活动虚拟化。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农民接受科普的兴趣和意愿,提高农民的参与利用度。
  (四)依托监测评估,逐步完善科普管理体系
  建立农民科学素质动态监测数据库,跟踪分析纵向科学素质动态变化及横向人群差异,为制定地方农民科普政策提供依据。探索构建科普能力评价体系,优化科普主体绩效考核指标,有效推动科普资源均衡化配置。

□ 宝鸡文理学院 刘晓科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