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到河边、水渠等地戏水,特别是小孩子,一旦家长疏于管理,很容易酿成悲剧。对此专家表示,在我国,溺水是14岁以下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的首位原因。水无常势,特别是暴雨后河流、水库等开放水域的情况不可控因素过多,看上去安全,其实有很多安全“死角”,千万不要贸然下水。
水域透明度低
开放水域是指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河流、湖泊、洼地积水等区域。
有些地区由于水质污浊,水域透明度较低,站在岸边对水底的情况难以看清,未知因素较多。如果一个猛子扎进去,很容易受砖石、树枝、泥沙、绿苔和浮游生物等杂物影响,出现头破血流、脚底打滑等状况,溺水风险加大。
水深状况多变
伴随水流冲刷,水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水底深度可能会上下波动,曾经以为很浅的水域也会由于水流侵蚀变得很深。
水流速不稳定
开放水域的水流速不稳定,如果下雨或者上游水库放水,下游水域流速会增大。此时,即便是水性较好的人,也难以保持身体平衡。另外,开放水域的面积广阔,有些地方看上去风平浪静,其实水底激流暗涌,身体很容易失衡被水流卷走,发生危险。
水中杂物聚集
河流水域一旦下雨,水中常常会有很多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树枝、废弃物等,这些杂物沉在水底,不仅会缠住人的身体,也会扎伤皮肤,疼痛剧烈时可能出现抽筋、晕厥等状况。
水温变化无常河流中的水不像游泳池一样保持恒温,常常是受到太阳照射的表层温度较高,而深处水温较低,尤其是一些几十米深的水库,底部水温更低。如果有水冲入水库或者暴雨出现洪峰,水体发生搅动,水温就会发生变化。人在冷热骤变的水中容易发生抽筋等应激反应,身体素质较差的人还可能突发心脏病。
专家提醒,务必要了解河流、水库等开放水域的危险因素,不要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在暴雨汛期前后。不要前往不熟悉的水域,不在无专业人员保护的区域下水。
(李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