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红色科技故事
建党百年忆英烈 热血军魂铸丰碑
——廖乾五在大革命中
  廖乾五,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高级政治工作干部。
  1886年2月18日,廖乾五出生于大巴山深处的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廖乾五在家排行老三。次兄廖定三早年在武汉求学时参加反清活动,后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同盟会,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1905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这使得廖乾五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抱负。1907年的正月初一,廖乾五不甘心蜗居于信息闭塞的山乡深处,辞别了兄嫂和新婚妻子,投奔远在湖北谋事的次兄廖定三,以寻觅报国之门。
  怀着实业报国的理想,廖乾五在二哥的支持下考入京师农业学堂,1911年毕业后留在北京农事试验场工作,其间,廖乾五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斗争。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主持陕政,邀廖乾五回陕西任实业厅长。等廖乾五回到陕西后,实业厅长一职已被他人顶替,他便离开西安,再次回到汉口。
  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廖乾五得了严重的骨髓炎,腿骨化脓,不能走动。在二哥等亲朋的资助下,治疗3年方愈。生活的坎坷和疾病的折磨,使廖乾五身体变得非常虚弱。在养病期间,他阅读了许多政治和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和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
  廖乾五在此的第一份工作是《武汉通报》的特派记者,这使得他能够广泛接触到劳苦大众,体会到当时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诸多疾苦,通过深刻的观察和认知,他渐渐成为一个立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8月,廖乾五加入了武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廖乾五由董必武、陈潭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为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终生。他也成为有记载以来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陕西人。入党后不久,廖乾五与项英、陈潭秋等共产党员领导了伟大的工潮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8月,孙中山创建“大本营航空局铁甲车队”,中共广东区委选派廖乾五到此开展兵运工作。当年11月底,广东革命政府接受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改组铁甲车队,易名为“建国军大元帅铁甲车队”,廖乾五任党代表,并兼任该队中共党小组长。铁甲车队共有官兵150余名,配备4列武装铁甲列车和苏联援助的先进武器,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
  在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下,廖乾五、徐成章、周士第等对全队官兵进行了严格的军事、政治训练,充分发挥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廖乾五等人的努力下,铁甲车队成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
  1925年11月,在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下,以铁甲车队为骨干,组建了第四军第十二师独立团,叶挺为团长,廖乾五担任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参加指挥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及攻克武昌等战役,为北伐战争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能征善战,所向披靡,享有“铁军”的光荣称号,这与廖乾五领导的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他十分重视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注重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善于发动和组织各界民众。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他:“北伐军的许多政治部中,以四军政治部成绩最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廖乾五接连六次宣言声讨蒋介石。中共中央决定,将军队中的共产党员集中在南昌、九江一带发动武装起义。此时,国民党高层密谋以张发奎名义邀叶挺、贺龙上庐山开会,届时予以扣留并将其部队解决。得知消息的叶剑英召集贺龙、叶挺、廖乾五、高语罕在九江甘棠湖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会议,史称“小划子会议”。会议决定不执行张发奎的命令,依照计划继续推动南昌起义。这次划时代的会议,彻底改变了我党我军的命运。
  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正如萧克将军所说:“廖乾五是南昌起义诸多筹划者之一。”
  1927年10月,廖乾五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任直属机关党小组长。1930年,廖乾五被派往湖南长沙进行地下党活动和策划敌军内部起义工作。由于湖南国民党省政府统治严密,白色恐怖空前紧张,廖乾五到任不久,即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湖南当局秘密逮捕,作为“要犯”羁押入狱。
  在狱中,敌人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廖乾五仍严守党的秘密,坚定自己的信仰,1930年9月3日夜间,廖乾五在长沙郊区被秘密杀害,年仅44岁,他没有子女,也没有留下任何遗物、遗言。自信仰马克思主义并投身共产主义事业以来,廖乾五就随时准备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革命的流血本来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因为没有流血的牺牲便换不到革命胜利的代价,我们后死者对于这个看得十分明白。”1927年春,廖乾五在筹备铁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的启事中这样写道。这段赤诚豪迈、视死如归的肺腑之言,正是廖乾五一生坚定信仰、永葆初心的真实写照。
  平利县大贵镇干部李延羽说:“回首廖乾五同志英雄事迹,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当继续弘扬革命精神,砥砺前进,仰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去学习、去践行,一心向党,勇于担当、刻苦工作,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用创造和求索致敬先烈,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宝鸡文理学院平利籍在校大学生姜宸浩说:“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先烈们把美好留给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一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大好生活,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周成斌 张 禄 本报记者 曹兴君)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