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时,糖代谢紊乱会加剧,严重时可诱发糖尿病的常见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更大,常出现以下10种情况。
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或不适当地减少了药量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这种情况会使机体处于胰岛素缺乏状态,周围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转而分解脂肪,诱发酮症酸中毒。感染 感染可刺激皮质醇、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的分泌,导致糖原异生增加,促进脂肪分解,促进酮体生成。
饮食失控 如果短期摄入过多糖类、油脂类食物,大大超过了体内胰岛素的有效作用范围,可加重糖利用障碍。
脱水 大量出汗且未及时补充水分时会导致脱水,刺激升糖激素分泌,还可导致全身灌注不足、乳酸水平增加,出现酸血症。而肾灌注不足时可引发肾前衰竭,酸性物质无法充分排出,进一步引发酸中毒。
快速生长期或青春期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多以1型糖尿病为主。在快速生长期或青春期,机体代谢旺盛,体内升糖激素等处于较高水平,且该时期的青少年会有不可预知的行为和饮食习惯,更易出现血糖波动,诱发酮症酸中毒。
妊娠或分娩 妊娠3个月后,随着胎盘形成,胎盘合成的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等均具有胰岛素抵抗作用,使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且胎盘催乳素可促进脂肪分解。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压力、手术等应激状态 压力或手术等状态下,血糖会应激性升高,升高幅度和应激程度呈现正相关。部分患者的血糖可出现持续升高,从而发展至酮症酸中毒,往往预后不佳。
药物诱发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也可导致血糖水平正常的酮症酸中毒,主要见于1型糖友。使用该药物时,患者不可以随意减少或停用胰岛素。
酗酒 乙醇(酒精)会抑制糖异生,使肝糖原耗竭,导致低血糖,进而降低胰岛素释放,推动脂肪分解,形成酮症。此外,乙醇可在肝脏内直接转化成酮体,造成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生病期间护理不善 研究发现,护理不善时,1型糖尿病患者患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增加近42%。而优质的护理可帮助患者有效避免出现脑水肿、低血糖、机体脱水等现象。
(武晓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