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西北小江南”的“两山”实践


  9月的汉中,秋风微凉,丹桂飘香。
  这个时候正值初秋,掩映在秦岭和巴山之间的汉中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巴腹地之间的汉中,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被誉为“西北小江南”。长江的两条支流汉江、嘉陵江从汉中穿境而过,一路奔腾不息,一幅绿水青山间的山水画卷就此展开……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
  断。2017年9月22日,汉中市留坝县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十三家之一,同时也是西北五省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两山论”已经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为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体现了党建设生态文明的意志基石。“两山论”强调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辩证关系,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先地位,核心是生态环境优势转换为生态经济优势。
  “两山论”的汉中实践初露峥嵘
  汉中北部,留坝县火烧店镇。经营“马家小院”农家乐的马广,最近总是乐呵呵的。他说:“来我们这儿的游客越来越多,有的游客喜欢我们这里的土鸡,让我替他多订几只。”
  马广生活的火烧店镇,最初凭借极具特色的民宿“走红”。近几年,当地旅游业迅速兴起,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登高山、入森林、玩溪水……
  在人们越来越看重环境质量的当下,留坝生态优势凸显,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2020年,留坝成为全域旅游“爆款”,共接待游客420.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3亿元。
  从2017年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到2019年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再到2020年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留坝县牢固树立、积极践行“两山论”,坚持实施“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作为汉中市唯一同时获得两项国家级生态殊荣的县城,留坝在探索“两山论”、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内涵和实践经验中树立了标杆,取得了示范引领成效。
  从过去的生态资源之地,到如今的生态发展之地,留坝县以引领者的姿态,奔跑在汉中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然而,留坝的成功只是汉中全市上下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以汉江源头的担当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之路的缩影。
  变绿色存量为发展增量
  “架起望远镜,一对朱鹮成鸟栖于树上,巢里3只幼雏嗷嗷待哺。”尽管时隔40年,回忆起初见朱鹮的那一幕,刘荫增依然忍不住激动:“朱鹮啊朱鹮,跑遍大半个中国,3年的心血没白费,可把你们找到啦!”
  汉中市洋县发现野生朱鹮的消息一发布,世界立即瞩目到这个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西北小江南”,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长达40年的全民保护行动。
  插秧时节,洋县的田野美如画。耕牛慢悠悠地走在水田里,弯腰插秧的村民头戴草帽、卷着裤腿,青绿色的秧苗被排列成行,偶尔掠过头顶的朱鹮和白鹭,拍打着翅膀落在田里觅食,远处青山苍翠……但是洋县也曾经历过“成长的烦恼”。为保护朱鹮,洋县限制农民使用农药,每年地方财政减收和农作物减产总计约2亿元。不少农民抵触情绪也很大,抱怨说:“不打农药,怎么杀虫?”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是一个机遇。不用农药后,农民改用诱虫灯灭虫。就这样,洋县农民率先走上了生产有机农产品的道路。如今,洋县打造出了“朱鹮有机产品”品牌,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85种,产值达11.79亿元,有机生产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1500元。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郭立新表示“:保护朱鹮是汉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汉中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驰而不息保护生态的“绿色存量”,正释放出活力无限的“经济增量”。
  生态文明之花缀满天汉大地
  一座山、一块地、一片池塘、一幢老房……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资产只要存入“两山银行”,就可能转化为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生态产品。2021年8月15日,伴随着全省首家“两山银行”在汉中市留坝县落地运营,当地生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进入规模化、标准化的新阶段。
  随后不久,在8月20日,汉中市的略阳县举行“两山银行”揭牌仪式;9月3日,佛坪县“两山银行”“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9月14日,汉台区举行“两山银行”揭牌仪式……
  略阳县正稳步推行“两山银行”的建设和发展,以机制创新激活生态资源,探索建立了一个集生态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平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招商平台,以及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参与治理的制度平台为一体之复合型平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这里有了现实路径。
  位于佛坪县的省龙草坪林业局在20年前,企业职工放下了斧头和锯子,拿起锄头和筐子,经历了从森林采伐到森林管护培育的艰难转型。林业局创新思维、探索新路,大力扶持职工在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提高职工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中蜂养殖、森林鸡养殖、苗木培育、猪苓、野菊花种植等林下种植、养殖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局基层管护员大多数人员都参与中蜂养殖,最高保有蜂群2000箱,年增收人均在1万元左右,有的职工年增收超过了6万元。
  20年来,省龙草坪林业局科学设计、精心部署,加大森林保护与防火力度,连续40年无森林火灾记录。累计人工造林10.8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4.04万亩,森林抚育20.3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林分质量显著提高,达到了天保工程标准,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天保工程复查验收。全局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人均月收入达到5000多元,比天保初期增加10倍以上。全局林区森林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动植物数量稳中有升。截至目前,森林覆盖率95.4%,森林蓄积330万方。
  绿色是汉中最靓的底色,也是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汉中市各县区的实践也进一步表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汉中在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问题上,走对了路子,找对了方法,真正实现了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

(本报记者 麻 岐)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