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创新农业科技 助力乡村振兴
——榆林学院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研发侧记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2.5%,旱区农田面积占我国耕地面积60%以上。陕北旱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水资源匮乏严重,自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雨季与作物需水期偏离,无效降雨、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损失严重,农业降水利用效率仅为降水总量的20%-40%,在我国旱作农业区具有典型代表性。
  该区是陕西省乃至全国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由于经济飞速发展,促进了工业反哺农业,促使农业产业有了较大提升,对地膜使用的需求逐年提高,使得地膜使用量不降反增,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地膜减量增效、残膜回收再利用已成为区域农业节水抗旱、作物增产增效的重大技术需求。
  初 心
  张雄,男,1970年出生于榆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学位,三级教授,陕西省三五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榆林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绥德师范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陕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榆林市农学会小杂粮分会副主任委员、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陕北农业节水综合研究团队负责人,陕西省作物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榆林生态脆弱,十年九旱,干旱是制约榆林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我又是土生土长的榆林人,深知家乡父老生活的艰辛。1992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我曾在榆林市农科院、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等基层农林科研单位工作,主要从事小杂粮研究开发及旱作节水农业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长期基层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己在理论学习方面的欠缺,为了进一步夯实知识基础和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1995年起,我又回到母校,相继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博士毕业后,还是对农业科技的热爱和驱使,我又前往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开展研究,合作导师是我国著名的旱作生理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山仑院士。近十年的学习研究,我进一步确立了自己从事旱作农业研究的信心和决心。2005年作为首位博士引进榆林学院后,针对榆林日趋严重的干旱形势,我一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组建科研团队,申请科研课题,致力于黄土旱区作物节水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一转眼又过去了16个年头,我搞这些研究不图名、不为利,就是为了减轻父老乡亲的劳动强度,增加种植收入,将我所学专业,服务家乡,造福桑梓。”张雄饱含深情地对记者说。


  出 发
  “2008年,我在张雄的带领下,我们两个人就开始了对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探索和基础研究。那时条件较差,出行也不方便,我们就选择距榆林最近的横山县对玉米进行全膜覆盖、秸秆覆盖、双沟覆膜、自然种植、膜际栽培等五种试验。后来又对绿豆、高粱、大豆、谷子进行试验。经过2年的试验,通过生长期观察、测产发现,膜际栽培增产效果比较明显。2010年,我们增加了二名研究成员,并且与横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
  了合作,主要对绿豆进行了全膜覆盖、秸秆覆盖、双沟覆膜、自然种植、膜际栽培等试验。这次试验膜际栽培增产非常明显,比其他覆膜省工,还不需要放苗。2011年,我们重复对绿豆进行了小面积示范,膜际栽培增产效果特别明显。”团队主要成员纪晓玲介绍,“2013年,陕西省陕北农业节水科技创新团队创建,研发团队力量也得到了充实。之后几年,我们对多种作物进行了试验,开展了膜际栽培技术系统研究。2016年春季,改装后的旋耕-覆膜-膜际播种一体机就问世了。同时,残膜回收研发也在同步跟进。”
  坚 守
  “10年磨一剑”,张雄感慨地说,“我们从最初的2个人开始探究,从零经费起步,经历了人员少,没经费的困难。更让人痛楚的是,好多人不理解我们研究的这个旱作农业技术,团队骨干成员纪晓玲为了我们的研发,坚守了10多年。作为一个女人,一路走来挺不容易。她在试验田一蹲就是一整天,皮肤被强烈的紫外线损伤,但从来没有怨言。”
  “我毕业于西农园林专业,2010年加入到这个研发团队,当时只觉得好奇,到了田间地头就像旅游一样,感觉特别新奇。但长时间地在日光下暴晒,不知不觉皮肤被晒脱了几次皮,回家父母看到后特别的心疼,专门为我栽植了芦荟保护皮肤。由于经常去试验田,当地老乡把我当成了驾驶员,其实我那时已经是硕士了”,团队成员张静笑眯眯地说,“虽然辛苦,但我从团队学到了许多东西。过去只知道给学生讲述理论知识,没有真正的接触实践。现在,我把团队所学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结合起来,给学生的授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知道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因为在这个研发团队的实践成效,自己也被评为副教授,这都与团队的学习、实践分不开的。”
  “10多年的不懈坚守,来自于团队成员对旱作农业这份工作的热爱。我们去试验田都是自己开车,费用都由自己垫付,但大家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人叫苦叫累。10多年的艰苦努力,也得到了一些试验单位及负责人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我的这些合作伙伴,我们的成果与他们的支持密不可分。10多年里,一路走来感慨颇深”。张雄若有所思说。
  成 效
  榆林学院陕西省陕北旱区农业节水综合科技创新团队,历经10多年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形成了陕北旱区主要粮食作物膜际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实现膜侧5-7厘米精量播种,使用50厘米幅宽地膜,1米带型宽窄行种植,地膜减量使用达60%以上;水平低垄使得降水精准入渗作物根际,实现无效降雨有效化,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45%;免放苗省时省工,平水年、丰水年较当前重点推广的地膜覆盖技术产量提高15%以上,经济效益提升20-50%;配套残膜回收机械的成功研发,回收率达98%以上。地方高校+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五位一体”特色推广模式,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转化,研究与示范推广同步。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陕北旱区推广面积达23万余亩,涉及榆林多个县市区。特别是在神木市转化推广4万余亩,获批转化资金200万元。总计新增产值1.86亿元,新增利税1.43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该技术在积温适宜,土地广阔地区的各类作物地膜覆盖中均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必将对我国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进行这项研发工作的时候,也注重对本科生的培养,将本科生纳入团队,全程参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张雄说。
  愿 景
  “榆林学院是一所地方高校,它的办学定位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立足榆林,扎根榆林,服务榆林。我们这个团队的学历、年龄组成非常合理,团队先后引进不同研究背景博士13人。目前,我的团队主要技术研发人员16人,博士占比81%,是一支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研究背景多样互补、区域特色明显的科研团队”,张雄介绍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团队的学历、年轻优势,把目前研发的成果继续进行完善。希望我们的研发成果能够得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大该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推动北方旱区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力争把这个技术在全市乃至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让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
  张雄表示:农机在榆林发展很滞后,寻找合作的农机企业很困难,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把榆林的农机农艺配套进一步强化。同时,建议政府对回收地膜企业进行补贴,以达到废品再利用,彻底消灭农田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对于未来的发展,张雄信心满满地说:“我要再用一个10年,带领我的研发团队,依托膜际栽培、残膜回收技术,在旱作农田进行膜下滴灌。把秋季的无效雨水收集起来,在旱季进行浇灌,达到水肥一体化,以保证粮食增产增收,巩固国家粮食安全。”
  

(王小林 本报记者 张 旭)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