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红色文化景观建设对公众艺术素养的提升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蔺宝钢 刘 涛 杜喆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如何建立更具有艺术表征的城市文化景观,提升公民艺术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建设转型中讨论的焦点问题。首先,艺术素养是公众文化素养的组成部分,是其在生活过程中对艺术所表现出的个体素质和涵养,对于促进国民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一座城市不能仅是钢铁森林,更是文化记忆的载体,而红色文化景观则是熔铸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彰显城市特色,寄托民族情感的国家记忆所在。因此,红色文化景观的建设是提升公众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彰显和传播红色文化核心载体,具体可体现在:
  场域的民族性
  红色文化景观是依托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与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根据地、革命线路、历史故事等红色文化遗产而存在、建设、产生的空间构成艺术,具有较高的历史、社会、文化、科学等价值,并承载着“寓教于游”等功能的真实性红色文化场域。具体可分为3个层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包括山水、植被等自然空间要素;二是以物质为基础,反应红色文化内涵的建筑、雕塑、设施等人为构造系统;三是以精神文化、历史文化、人居文化、产业文化等为主体的文化精神系统。一方面,大众在红色文化景观中追寻历史,追思历史人物,满足自我的精神追求,实现其“景仰朝圣”的愿望。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景观在保证红色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上,通过景观艺术性地阐释红色记忆,有意识的让大众与现实社会“疏离”,并通过这种延迟获得“思考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公众对景观所表现出的体验、辨识、想象、理解、鉴赏和创造,不仅是城市空间对公众艺术素养提升的基础,更是强化公众红色文化认同的前提。
  题材的革命性
  红色文化景观是对红色资源的创新性解读和创造性转化。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人民创造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相较于一般性的历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景观不仅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基因,也承载着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结合中国共产党在28年艰难曲折的民主革命历程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精神,具体可表现在:以“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于牺牲”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进取民主、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等。相较于现有的大多数红色文化主题区所呈现的“一张桌子一条凳,两块床板一盏灯,公众进门转身”的“展板橱窗”的模式不同,红色文化景观在借助“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等空间隐喻手法时,更强调红色文化的近时性特征,通过景观空间艺术性再现完整地叙说那段艰苦岁月,将黏附着公众主观体验和时间性的红色资源从“事物”转化为“事件”。通过艺术的手法,以景观空间为红色文化叙事载体,使观众通过学习景观中所展现的历史信息,了解国家在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与不易,感受无数先烈和无产阶级先辈们在艰苦岁月迸射出的革命光辉。不仅是城市空间对公众艺术素养提升的重点,更是强化公众红色文化认同的保障。
  艺术的大众性
  红色文化景观是空间构成艺术,也是纪念性与公众性有序的统一。雅俗共赏是艺术性展现形式的核心,“既不做阳春白雪般形而上的纯艺术,也不走下里巴人的路子”,以景观空间为载体,重点着眼于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艺术阐释红色文化记忆,强调“内化于心”层面的概括,大众将从一个模仿者、传递者向能动的创造者、缔造者转变。位于延安市中心凤凰广场的大型红色文化景观雕塑《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36》实现了红色记忆与景观叙事的融合。雕塑分为3个板块,主雕部分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意象雕塑形态,另一部分是具象雕塑形态,整座雕塑由意象的火矩和具象人物相结合的手法组成,总高为25m,人物高为4.5m,含建筑物的基座部分通高30.5m,纵深达7m。通过数字技术,雕塑尺寸定位于19.36m,象征着1936年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的时间,宽度21m,象征着当今的时代,结合延安凤凰山特定的地理形态,以凤凰象征浴火重生的境界和特定的地理位置相吻合。通过艺术性的阐释,将双线时空通过景观在公众的内心和现实之间交互投射,促进公众从具体感知到抽象领悟,以形成情感共鸣。不仅是城市空间对公众艺术素养提升的核心,更是强化公众红色文化认同的关键点。
  “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在当代语境下,任何艺术都需要经得起时代和人民的检验,任何文化景观建设,只有实现百姓认同、专家认可、雅俗共赏,才能永恒。艺术素养的提升是加强公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而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同时具有纪念性与公众性价值的红色文化景观,必将成为公众艺术素养提升过程中最合乎时代要求的手段之一,使艺术、大众及红色文化传承更加密切地融合共生。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