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三业”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白河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以来,安康白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严格按照“四个不摘”和“五年过渡期”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着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县、镇、村(社区)“三级书记”抓巩固脱贫成果、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压实各镇各部门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接续建立“县级领导以上率下、行业部门协调推进、县直部门倾力帮扶、镇村组织认真落实、驻村工作队履职尽责、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巩固衔接工作机制。延续脱贫攻坚党政同责、县镇同责、部门同责、帮扶同责、督查同责“五个同责”要求,有效遏制工作松劲懈怠现象。
  统筹谋划布局。县委制定出台《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帮扶等方面,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坚持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明确了25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和1个示范镇,采取县级领导包联、重点部门包抓、项目资金整合、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等办法措施予以推进。
  强化驻村帮扶。配齐配强驻村帮扶力量,及时对全县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和干部联户进行了动态调整,目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已完成正常轮换、工作交接和全员培训。各镇负责统筹3000多名帮扶干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继续按每月至少入户1次以上要求开展帮扶工作。
  深化定点帮扶。主动到中核集团、高陵、西咸等定点对口单位商议对接新一轮帮扶协作工作,及时与江苏溧阳签订《溧白两地合作框架协议》和对口镇(部门)《对口帮扶协议》,全力争取苏陕协作项目资金。组织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到巩固脱贫成果中来。
  ▲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坚决防止返贫致贫
  创新监测方式方法。探索建立“3533”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实现动态监测、动态清零,根据可能返贫致贫原因,“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计划。
  强化排查巩固提升。持续在全县农户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和信访矛盾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专项行动,及时发现短板弱项,采取有力举措,推进问题整改清零。定期排查房屋安全、饮水保障和教育医疗兜底等政策帮扶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开展农户全员排查。及时制定出台《白河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各部门风险预警和政策帮扶具体实施方案,扎实开展2021年上半年农户集中排查工作。
  筑牢民生保障网底。全面开展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将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或临时救助范围。续聘生态护林员1446人,全县3200多个公益岗总体保持稳定。
  ▲坚持“三业”并举,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光皮木瓜14.2万亩、富硒茶叶10万亩、核桃15万亩、油用牡丹2.4万亩、魔芋2.5万亩,当年建设蔬菜保供基地3个,发展高产辣椒2500亩,新建特色水果园1600亩。有劳动能力的15524户脱贫户都配置了中长期产业,16947户通过产业收益户均增收2174元。856个新型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带动1.2万余户脱贫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发展就业创业。建成新社区工厂110家,今年新增16家,带动就业347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68人。落实创业就业扶持250余万元,开展就业技能、创业和农林技术培训2687人,其中已脱贫人口劳动力1048人。开展线上、线下11场劳务招聘“春风行动”,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6.2万人,有劳动能力的已脱贫人口实现就业2.9万人,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到园区企业、选聘公益岗位等就近就地就业10000余人。
  推进消费帮扶。累计开展和参与消费扶贫系列活动10余场次,累计展销产品50余种。全县45家128款产品列入了国家级贫困县重点扶贫产品名录,20家151款产品上架832平台并展示销售扶贫产品。探索建立的“龙头企业+社区工厂+家庭工坊”产业新模式和以工代赈“折股量化分红”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宣传推广。
  ▲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26名县级领导包抓78家重点企业,落实15名县级领导和38个责任单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促企业稳产达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扶持发展富民产业、盘活国有资产、入股分红等措施壮大集体经济,113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
  积极培树文明新风。结合“三下乡”活动,把新民风建设作为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持续深化拓展“文化融入文明实践”行动,组织群众宣讲员开展集中宣讲 320 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1万人次,持续巩固拓展新民风建设成果,有效发挥先进典型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激励引领作用。
  

(何军 本报记者 曹兴君)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