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从预约出行到畅通出行 还需迈过技术和管理两道坎

  近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沪苏通铁路推出30日定期票、20次计次票新型票制产品,旅客可预约出行也可随到随走。
  预约出行是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与组织模式,它的大规模实施很可能会突破现有交通法规,面临着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的修订问题。预约出行能保障个人出行便利吗?技术算法如何做到公平可及?
  新型票制产品的一大优势是便捷。对于需要频繁出差的商务人士或是每日、每周都需往返两地的通勤旅客来说,可按照本人工作日程安排乘车,既可以选择有计划的提前预约出行,也可以随心而行、随到随走。若提前预约,可约定多趟车次,如定期票最多可约满一个工作周、5个往返的列车席位,计次票最多可约满2个往返的列车席位。
  预约出行无需完全限定出行计划
  尽管预约出行服务与调节的对象是个体出行者,但它并不是为每个出行者固定出行时间和座位,而是对某一时段内的供需总量进行整体控制,实现供需平衡。
  预约出行直指城市交通拥堵的症结。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除规划布局失衡、运输结构不合理等宏观因素外,信息不透明和供需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交通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出行需求是形成拥堵最直接的原因。此外,盲目出行造成无序拥挤,也进一步影响交通。
  “堵”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出于对拥堵的焦虑,人们只能早早地在路上排队来获取通行权。如果所有人都按照实际通过某一路段的时间到达,并提前做好预约,通行效率一定会得到提升。
  将日常通勤进行预约,出行者只需要提前约好一个时间段,不需要一定按照精确的时刻出发,因而对其出行影响非常小,但却能够把在路上拥堵的时间转变为在家等待,个体的收益非常明显。
  在某一时间段内,个体间随机性的叠加,提前或延后出发的个体之间相互填补,能够实现系统整体的均衡。也正是由于群体行为能够抵消掉个体随机性的影响,不需要把每个出行个体都完全限定住。
  在超大城市实施面临技术“超级难题”
  预约出行涉及出行需求汇集与实时响应、仿真模拟、出行时刻表编制优化等核心技术,尽管目前相关技术不断获得突破,已能够支持一定范围内的预约出行,但与实现全交通网络的预约出行尚存在一定的距离,仍需持续深化相关技术研发。
  从全局最优角度看,在不改变出行者通过堵点顺序的前提下,预约系统要按照每个人通行的时间与顺序,编制个人出行时刻表。预约系统对每个人的出行次序“了如指掌”,交通系统便更加有序、效率更高,使得每个出行者最终都能准时通过堵点,甚至会有一部分出行者能提前通过。
  需要特别厘清的是,预约出行并不能改变高峰期交通资源紧张的情况,只是通过对需求的有序组织达到供需平衡,为了保证高峰期通行名额的有效分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预约配额机制,可以结合多种手段分配高峰路权,例如实施路票交易等。
  像预约看病一样实现预约出行,首先要有一个预约系统支撑,有为大家出行排好序的技术;其次还要有一个保障机制,确保预约后不被加塞儿,按预约顺序享受公平服务。在超大城市做这样的计算可谓“超级难题”,但并不代表无法实现。
  大规模实施或需修订现有法规
  预约出行是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与组织模式,它的大规模实施很可能会突破现有交通法规,面临着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的修订问题。要建立可行可信且公平合理的个人出行保障机制,就需要引入一套合理的出行干预机制。在预约出行实施初期,参与人数较少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部分预约用户“利益”受损的情况,可通过奖励措施来吸引用户主动参与;在拥堵问题严重区域,也可配合适当的行政措施来缓解拥堵。随着参与人数增加,“预约缓堵”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则可适当减少干预手段。
  此外,当预约出行用户比例较高时,为了保证预约的实际效果,还要建立一套针对预约服务的信用管理规则,构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全方位的信用体系,确保预约出行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当前,还可研究设置居民交通出行“碳账户”,出台将城市交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工作方案,利用经济手段减少小汽车依赖,促使大家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正如医院预约挂号推行十几年才被广泛采用,预约出行这一新模式也需经历一个逐渐被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可以先在小规模、典型场景下开展示范应用,随着居民的接纳和认可,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和场景,最终实现全系统、全链条的预约出行,构建不堵车的城市交通系统。

(何 亮)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