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由于乡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条件落后于城市,无法吸引人才,人才成为农村发展最为紧缺的资源。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聚合四方面人力资源。
一、要发挥基层包村领导指导员作用
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财、物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源的战略统一,需要协调各方力量来完成。包村领导一般具备过硬的政治品格、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而且协调能力很强,甘于奉献。乡村振兴,包村领导要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与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一起研讨乡村振兴工作,科学制订乡村振兴方案,帮助包联村解决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二、要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的传帮带作用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就是各级机关单位派驻到贫困村的工作人员。他们肩负着帮助建强基层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任务。各单位在选人用人时,要严格把关,要把那些懂政策、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有敬畏心、又愿意到农村工作的优秀青年干部选派出来。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作为各级机关单位派驻到贫困村的工作人员,资源多,有见识,视野开阔,在驻村期间,要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群众找准发展路子,在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与村两委共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真正使驻村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多开展送文化、送技术、送知识等活动,为群众带去新思想、新观念、新视野,增强他们的发展意识。
三、要发挥村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领头雁”的作用
农村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能否维护战斗堡垒功能,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质量。农村党支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每一位村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质量和进程。要加大对农村两委成员的培训,可以通过党校、高校定期组织两委成员进行培训,提升两委成员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教育培训,让两委成员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四、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亿万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农民是乡村的守护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能让农民成为改革的旁观者,应让农民有切实的参与感 。要充分发挥当地农校的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机能、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完善相关机制,引导有知识、有魄力的新型农民回乡,积极投入乡村振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