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们在非常寒冷环境中待了较长的一段时间,那么直观的表现就是,皮肤会变颜色。倘若寒冷的侵袭来势汹汹的话,嘴唇和手上的皮肤甚至还会变成青紫色。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人的血液中几乎有一半是红细胞,它的存在决定着血液的颜色。而红细胞中的有着充满活力的血红蛋白,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血红蛋白掌握着变色功能,当它与氧结合后就变成了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与氧离解后的称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紫色。因此,人在受冻后,皮肤变成青紫色就是因为在扩张的皮肤血管里,充满了带有过多的还原血红蛋白的缘故。
皮肤组织的呼吸根据个体的大小不同,皮肤的总表面积为1.6至2.0平方米,覆盖在人体表面的皮肤具有保护人体的功能,是内环境和外环境之间的屏障,它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如保护身体抵挡外来的机械性、化学性和热力的创伤、阻断多种病原体对人体的侵害。同时,皮肤也通过调节血循环和皮肤腺体分泌的液体(防止热量流失)来进行人体的体温调节。
因此当人受冻时,人体中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为了调节体温,就会立刻要求皮肤血管收缩,以便减少热量的散失。
但倘若此时,皮肤依旧受到冷的刺激,那么,神经作用会趋于麻痹,血管反而会扩张。这样一来,当血液流过扩张的血管时,其流速大大减慢,因此周围组织里的还原血红蛋白大量积留在这里,于是呈现青紫色。通常,当皮肤受冻变成青紫色时,说明受冻时间比较长了。此时如果不尽快回到温暖的环境中,那么受冻的部位会因血液凝固发生阻塞,产生冻伤。
如遇寒冷天气,对冻伤问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特别是肢体活动,增强耐寒能力。还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要注意手、脚、鼻等容易受冻的外露部分的保暖,如戴口罩、穿厚袜和棉鞋。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