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记者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陕西工作组获悉,针对目前新冠患者救治情况,工作组医疗救治专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进行了介绍。
问题一:陕西本轮疫情德尔塔病毒确诊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马晓春:从整体的临床表现上来看,也仍然是以往的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肺炎,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具备的;仍然是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比如说咳嗽,个别病人有一些气短。全身系统的表达,这次感觉好像就是头疼的病人相对多一点。但是和以往比较,比如腹泻的病人,比如说嗅觉和味觉丧失的病人,相对比例是少的。发烧的病人总体上感觉和以往比,相对的比例也相对少一点。
问题二:目前这些确诊患者是如何治疗的?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和婴幼儿有什么不同的治疗方案?
马晓春:比如氧疗的办法,坚决执行清醒状态下的俯卧位,包括更普遍的抗凝的治疗。还有中和抗体,还有我们现在用的一些针对性的球蛋白。
现在实际上在我们国家、省、市这样一个互相协调,联合的团队干预下,总体病人的救治从效果上来看是好的。大量的病人实际在轻症左右就停住了。有一些是普通的,在联合干预下,向重症发展的比例也是比较低的。
轻症的病人实际在整体的治疗上差异性不大,比如老年人,或者婴幼儿,因为基础条件不同,临床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治疗有差异性。对一些重症病人,特别是危重症病人,一定是“一人一策”,根据具体情形来决定针对这个个体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是我们一直重点关注的人群,也是每天进行评估的要点。因为老年人不光是年龄大,他们涉及到身体的一些退行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一些老年人有一些基础性、慢性的疾病,在这样一个新的病毒感染的条件下,容易把它放大。另外毕竟是有了这样的感染,在生活上会有一些改变,病人的整体的日常的节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对老年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人群一直是特别重点关注的人群。从目前的情形上来看,绝大部分的重症患者实际上年龄都是比较大的。
婴幼儿从目前来看,在我们这个定点医院,实际上为了加强这样一个专业性的管理,做了两个专门的病区专门来对应。在这里面配了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团队,这样不光是对最小的婴幼儿日常的照顾,到疾病本身的干预,都做到更有针对性,更专业化,现在来看效果都是很好的。
在我们这样一个早期干预,积极的应对态势下,实际有些病人还是限制了他由轻转重这样一个过程。
未来几天,还会有大量的病人出院,一方面显示我们整体的早期干预、疾病整体的综合的治疗下取得的疗效。也预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部分病人都会在我们整体社会和医护团队的照顾下,有一个很好的健康的结果。
问题三:截至目前,陕西本轮疫情确诊患者重症率相对较低的原因是什么?
马晓春: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综合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刚才在治疗当中提到的,这也是我们国家的特点,就是早期中医药的干预,中西医的融合,共同在早期就进行积极的干预可能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实际在我们国家开发出来的一些针对性的对病毒本身的治疗的一些制剂,包括中和抗体,实际也是有益的。就是接种疫苗的病人,整体的重患率相对来说是低的,而我们实际能够看到的重症的病人,大部分是没有接种疫苗的。这也提示我们,在我们国家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对于减少疫情带来重患的发生,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李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