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欣喜地看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爆款”越来越多了。生产这些科普“爆款”的网红,大都是院士专家。
学知识、长见识是大多数人的朴素追求。但是,科学知识专业性、理论性很强,客观存在认知与理解门槛,往往因为复杂的公式、拗口的概念而拒人于千里之外。院士专家深耕专业领域多年,具备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的底蕴,一旦与受众需求结合起来,必然会出品“爆款”,受益的是普通大众。
有人认为院士专家做科普是人才的浪费。院士专家也是科技工作者,做科普既是义务又是社会需要。科普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还在于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科技创新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驱动发展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要让科学文化真正成为具有最大社会共识的文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传播十分重要。科技工作者处于科技事业的最前沿,有义务和必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从事的科学研究,讲给大家,让公众了解他们从事的科学研究。
当然,很多科技工作者不愿意做科普,也有一些客观因素。科普届有一个“萨根效应”被认为是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顾虑。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当上科普“网红”后,不但受到同行的排挤,还失去了很多学术生涯的重要机遇。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科学家往往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坐冷板凳,经常抛头露面在公众面前侃侃而言,会被认为是“浮夸”“不潜心研究”,可能会受到同行质疑。同时,科普工作完全不同于科学研究,需要科学家把它熟悉的话语体系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要占用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精力。此外,在对科技工作者的考核、评估中,缺乏从事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这些情况都是导致很多科技工作者不愿、不敢、不能做科普的原因。
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在改变。很多院士专家出来做科普就印证了这一点。一方面应该有更多科学家主动、积极投身科普,为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力量。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机制和措施,鼓励科学家做科普。
我们期待更多的科普“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