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普通幼儿园里的听障孩子——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很棒!”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头猪,草里一只兔,还有一只鼠,我们数一数,1、2、3、4、5,虎、鹿、猪、兔、鼠……”循着稚嫩的声音,你会看到,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流利地说着绕口令。而半年前的他不会说连贯性语言,只有在被问话时才会“蹦”出极简短的词“吃了”“渴了”。
  他叫鹏鹏(化名),今年5岁,是一名听障儿童。和绝大多数听障儿童一样,由于患有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鹏鹏从出生起就被按下了“静音键”,无法听到这个世界上各种动听的声音。幸运的是,在各级政府帮助下,鹏鹏和其他5名听障儿童接受了融合教育,进入了西安一所普通幼儿园,和健全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生活,在爱与平等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阳光自信。
  3月3日,“陕西省听障儿童康复教育融合基地”在莲湖区第八幼儿园挂牌,这是陕西首个省级听障儿童康复教育融合基地。
   和听障孩子做同学
  普通孩子学会了“共情”
  在幼师马菁珺看来,她班里的听障儿童安安和田田(均为化名)和普通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马菁珺是莲湖区第八幼儿园小二班班主任。去年秋季入学前,她得知幼儿园与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合作,尝试探索学前阶段融合教育,积极接纳了6名听障儿童随班就读,而她的班上将会分来两名3岁的听障儿童。
  马菁珺很乐意成为听障孩子的“幼儿园妈妈”,但她也有一丝隐忧——听障孩子每天戴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如何在到处都是小孩子的环境下保护好这些设备?经过一番思考和准备,马菁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我播放了一个动画片,里边的听障孩子因为戴着助听设备,被称为‘天线宝宝’。他的小伙伴们都不会去动他的设备,大家很友爱、很平等。”
  班上的孩子年龄虽小,却很懂事。午睡前后,时常会有“操心”的孩子轻声对她说,“老师,帮安安和田田把助听器摘下来吧。”“老师,帮他们戴上助听器吧。”平日里,小朋友们也从来不会触碰两个孩子的助听设备。
  “这是安安和田田的‘小耳朵’,也是他们的好朋友。”有一次,园长王勤在小二班无意听到了孩子们的话语,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让她动容。“融合教育受惠的不仅仅是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真切体会到生命的多样性,会更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会更有爱心、包容心和同理心。”王勤感慨道。
  老师的“平常心”
  帮孩子融入幼儿园生活
  “我想画画。”“我要盖大楼!”在区域活动课上,安安和田田分别选择了水彩晕染画和桌面建构项目。两人和小伙伴们一起,专心致志地“创作”。
  在日常活动中,马菁珺对待安安和田田的要求,和对待其他孩子是一样的。“我们很重视幼儿体能训练,足球、篮球、跳绳等都是我们的特色项目。刚入园时安安连双脚跳都费劲,现在已经能连续跳十多个了!”
  上课时,马菁珺会对安安和田田更关照一些。“由于戴着助听设备,两个孩子有时候会听得不太真切。给他们讲绘本时,我的语速会慢一些;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也会先给两个孩子介绍,坐在对面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让他们更便于交流。”马菁珺说。
  刚入园时,田田很排斥上幼儿园,每天都要坐在教室门口找爸爸。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入,两个孩子如今已经能叫出班里80%以上同学的名字,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很融洽。
  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特岗老师张秋红高兴地说,“每个听障孩子都有了很大进步,我能从他们的眼神和行动中‘听’到他们的心声,他们想告诉世界——我们都一样,我们都很棒!”
  我省现有持证听力障碍者13.74万人。对于听力残疾儿童的救助,我省做到了“应救尽救”,他们中有85%以上通过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走进普通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习,有的后来还进入了高校深造。
  

(王 燕)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