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一确诊病例被一口痰传染新冠”的信息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并很快引起热议。
陕西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义表示,3月10日西安市报告的确诊病例B在3月6日曾与确诊病例A在户外公共场所有过短暂时空交集。病例A在近距离路过病例B时吐了一口痰并快速离开,病例B当时未佩戴口罩。
疾控专家提醒:奥密克戎传染性非常强,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
新冠病毒在痰液中可存活39天 痰是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起到润滑黏膜、粘附进入呼吸道灰尘和微生物的作用。
正常人的痰分泌在每天100毫升左右,可通过咽部排出体外,将人体垃圾带走,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当人吸入刺激性气体、尘埃、致病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时,上呼吸道就会发生炎症,而当上呼吸道发生炎症(或肺部发生疾病)时,呼吸道分泌物——痰就会增加,且痰液性质会发生改变,由白色黏痰变为黄色脓痰,成分包含黏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等。
一口痰包含多少细菌? 研究显示,一个健康人的一口痰中,至少包含5000万个细菌;如果是患病者,其痰液中的细菌数量会更高,可能超过2个亿。
患者在正常呼吸时排出体外的病原体较少,而在咳嗽、打喷嚏、吐痰或大声说话时,带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飞沫核或痰液会被排出体外,进入空气中,传播给易感者。
部分细菌的生存能力很强,以结核杆菌为例,一名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吐痰,痰液中的病菌当下就会扩散到空气中,还能漂浮数小时,极易导致周围人感染。
另外,结核杆菌在尘埃中可以保持8-10天的传染性,在干燥的痰液中可以存活6-8个月,随着痰液风干,病菌会与灰尘一起飘飞,这种尘埃飞沫若被健康人吸入,也可能导致肺结核。资料显示,在有风的情况下,细菌大约能扩散70米远的距离。而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在痰液中可存活39天。
大部分呼吸道传染病都能通过“一口痰”传播,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气管炎、百日咳、白喉,以及曾经的非典型性肺炎和现在流行的新冠肺炎等,都可以通过痰液传播,危害性极大。
一口痰的飞沫,能传播多远? 咳嗽产生的飞沫,会将呼吸道中黏附的体液一并带出,同时,大量的病毒和细菌也传播了出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莉迪亚·布鲁迪副教授发现,人们呼出的气体(包括咳嗽、打喷嚏)最高时速可达110公里,可产生长达8.2米的气态云。这类气态云中会携带不同大小的液滴,从而传播病毒。
她认为,将脸埋在肘部打喷嚏或咳嗽只能部分干扰气态云的运动,戴口罩并保持更远的社交距离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莉迪亚·布鲁迪研究团队还利用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咳嗽和打喷嚏时产生的流场,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两者的传播距离:
一次咳嗽可以产生1000-2000粒飞沫,最远可达6米;
打喷嚏则可产生10000个以上的飞沫,最远传到8米之外;
在重力作用下,直径大于100微米的飞沫会在10秒内落到地上;小飞沫则飞得较远,且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变小,形成干燥的飞沫核(气溶胶)。
咳痰有一套安全姿势 口罩作为物理阻隔方式之一,既能避免病原体从病毒携带者向外扩散,也能减少人体吸入病原体致病的危险,具有双向隔离保护作用,尤其在疫情期间,戴口罩是重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如果在没有口罩的情况下:即未戴口罩时,咳嗽或打喷嚏要尽量向地面。
若情况允许时,咳向洗手盆或便池,咳后马上冲洗清洁手盆或便池,咳嗽和打喷嚏时将头朝向地面。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咳嗽或打喷嚏的其他建议方式:
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建议采用纸巾遮住口鼻的方式。
英国建议采用衣袖(不是手)或纸巾的方式。
韩国建议采用衣袖的方式。
中国建议采用曲肘(手肘)的方式。
WHO建议采用曲肘(手肘)或纸巾的方式。
在实际生活中,当喷嚏或咳嗽猝不及防地来临时,大部分人来不及用纸巾完全捂住口鼻,而采用手或曲肘的姿势咳嗽或打喷嚏,可能污染我们的肘部、面部和手,如果无法及时清理,会进一步由污染的手再去污染其他人或物体。
向地面咳嗽和打喷嚏的姿势可能是在不具备纸巾、洗手条件时,最卫生且简单易行的一种方式,“将头朝向地面”这一姿势,有助于避免无意间咳嗽或打喷嚏时的飞沫污染附近的人和物品。
此外,注意不要随地吐痰,如果有痰,建议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再把痰液吐到纸巾里包起来扔掉,一方面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传播,另一方面也避免痰液喷溅到身体其他部分后引起交叉感染。
最后呼吁大家,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非常强,即使在户外,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应该戴上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
(邓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