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2年2月25日发布的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拥有十亿网民体量的中国互联网,已然成为全球最为生机勃勃的网络生态。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就曾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由网络空间、数据、计算等共同构成的数字化虚拟空间统称为赛博空间,赛博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这也是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彰显国家主权的重要场域。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跃迁,媒体融合进程加快,“受众与读者在互联网”已是传播现状。立足当下,唯有善于把握受众科普需求,善用媒介技术革新带来的便利,切实提升科学叙事力,迎合受众视觉为主的多元化审美,采用短视频等新的传播形态讲好科普故事,才能更好地在互联网传播场域中吸引公众关注,切实提升科普传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
科普短视频以其形式多变、交互力强、富感染力与现场感等特征成为科学传播新的着眼点与发力点,受到官方科普机构、科学共同体、科普媒体及科普爱好者等多方关注,成为科普传播重要的表现形式与流量热点。
科普短视频隶属网络文本,其叙事逻辑与话语策略呈现出大众性、落地化等特征,还杂糅了网络亚文化与网络流行语,形成与以往科普传播中逻辑严谨的学术话语与精英格调差异显著的,口语化鲜明的网络文本特征,亦体现出科普传播理念由教化育人向实用消费方向的扭转。
叙事逻辑:用吸引点与科普点共创“引爆点”
科普短视频不同于科普电视节目,其时间长度通常不超过1分钟,“短小精悍”的创制需求,加上其空间性、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恰好符合当下民众的审美方式与快捷获取资讯的诉求。该特征要求科普短视频必须拥有“引爆点”,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稀缺的注意力资源,黏连受众,完成内容传播。
科普短视频中的“讲故事”,因时长限制,通常以短剧或微型剧的方式呈现。省略了气氛烘托与情节铺陈,用简明扼要的几组对话快节奏呈现情境。此种叙事逻辑将叙事重点从起承转合的逻辑嵌套转向以“引爆点”串联的故事情节,平均5-8秒出现一个吸引点,促使公众继续观看,紧密围绕科普主题,以公众的科普疑惑或现实情境展开,用快节奏、稳准狠的科学知识收尾,一气呵成。
叙事顺序:从线性叙事向散点化叙事迁移
以往科普节目偏向于“连贯式”的传统媒体叙事顺序,在阐述相关科学原理或解释科学现象时,会依循“问题是什么——思考问题特征——为什么出现——实验检验”的叙事顺序进行阐述,体现出较强的连续性与逻辑性。而科普短视频受时长限制,无法沿循线性叙事,而采用“关键词”相串联的方式组织叙事。例如在新冠肺炎科普的短视频中,通常采用抓住“人际传播”“奥密克戎”等关键词展开散点化叙事。并且省略连续性解说词,没有严格的段落划分,以字幕的形式展示重点,配以节奏鲜明,带卡点的音乐,结合图片即可完成叙事,达到预期传播效果。
话语方式:精英话语向草根话语的转向
以往的科普节目,传播场景通常是演播室,专家学者正襟危坐,围绕相关话题展开,采取权威学者面对面解读的形式,不论是主持人还是专家,使用的话语均体现出较为浓厚的精英色彩与官方气息。
在互联网场域中的短视频传播,专家学者逐渐走下神坛,不再端坐镜头前,呈现距离感,而是采用手机平视视角拍摄,将网络用语、口语化表达运用在整个视频中。有“各位老铁大家好”的开场白,也有自我调侃和顺口溜、快板、三句半等参照曲艺特点的落地化表达。专家学者不再冰冷,表现出亲民可爱的一面,将大众喜闻乐见的方言与表达融于科普传播,具有浓厚的大众文化属性。通俗易懂、简单直接,富于趣味性的表达成为科普短视频吸引流量,突破“圈层”的重要因素之一。
话语意图:从教化向实用改观
公众参与传播已经成为互联网传播中最为显著的特性。在传统媒体中被广为接受的“受众”概念在今天已经被“用户”这一概念替代。称谓的改变标志着公众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而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信息发布与传播的全过程。所以,传统媒体场域中科普传播重教化与说理的话语意图在互联网场域中已经难以迎合公众审美,达不到兼顾审美与实用需求的新诉求。
科普短视频以结果为导向,目标瞄定为用户带来获得感与体验感,在满足愉悦公众,从快乐中汲取科学知识的审美诉求之外,还要进一步满足公众从视频中获取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科学资讯的知识诉求。此种简单实用的讯息,一方面符合互联网时代公众消费主义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科普传播的落地化表达,即给予公众科学方法与手段的传授。
伴随着5G时代的来临,短视频依然是科普传播未来的风口与流量池,只有遵循互联网特点,强化互联网思维,厘清短视频独有的叙事逻辑与话语策略,延伸出更多符合当下公众审美与现实需求的叙事方式,借鉴互融,拥抱用户创造内容,打破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的隔阂,才能真正推进全民科学精神的传递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提升科普传播的社会效益、审美价值与人文底蕴。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PSL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