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年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影响
西安石油大学 孟晓蕾
  科学精神是现代科技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对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作为科学的灵魂和驱动力,科学精神在高校的创新文化和学风建设中更是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共同构成了文化基础的内涵,而就科学精神而言,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更符合“文化素养”的意义,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这一解释为我们明确了科学精神的三个方面:理性思维是科学精神的基础,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究是科学精神的保障。
  在家庭教养过程中,父母所采取的教育态度、理念和方法,不仅会对子女“三观”的塑造、良好品格的培养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可能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作者对陕西省高校心理健康与核心素养调研大数据样本(N34518)库进行了数据分析,将父母的教养方式根据父母双方严慈程度不同划分为:严父严母型(N1221,占比约3.54%)、严父慈母型(N5473,占比约15.86%)、混合型(N18040,占比约52.26%)、慈父严母型(N5340,占比约15.47%)和慈父慈母型(N4444,占比约12.87%),结果发现:在慈父慈母型的教养方式下,青年学生的理性思维精神和批判质疑精神最强;在严父严母型的教养方式下,青年学生的勇于探究精神最强;而占比最多的混合型教养方式下,青年学生的科学精神均处于中下水平。
  理性思维崇尚真知、尊重实证且严谨求知,以理性思维指导个体行为。人们普遍认为理性思维是基于证据和逻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个人若能在得出结论前有寻找证据的自觉,或在接受结论前有审视证据的自觉,那么他就是一个具有理性思维倾向的人;如果他还能在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对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直至目标达成,那么他就是一个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证据意识的出现是人思维自觉的重要特征,它意味着人开始对自己发出的结论有了责任意识。在此之前,人的观念要么来自个人的经验,要么来自群体的信念,总之,它不会想到为自己的观念做出真假的承诺,也不会想到怀疑群体信念的真实性。逻辑能力与逻辑学的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无法通过遗传获得,因而是一种后天的、可训练的能力。逻辑能力包含概念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所谓概念能力,一是对新现象、新事物的命名能力,关键是把新事物、新现象与既有的语言系统联系起来;二是对新“名”的界定能力,关键是对新事物、新现象本质特征的把握。所谓判断能力,是指人对思维对象的有无、对象的属性如何,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状况做出判定的能力。由于判断以命题的形式表达,因而,对思维对象形成了判断就等于人对事物、现象有了自己明确的看法。所谓推理能力,表面上是人使用逻辑推理形式的能力,实质上是人对一个判断所隐含的具体可能性的直觉。仅当人直觉到一个判断隐含的具体可能性,这个判断才能成为推演出其他结论的前提。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认为:场依存和场独立的形成与父母鼓励子女自主性的强度有关,前者的父母对待子女表现出更多的限制行为,后者的父母则有更多的关怀。因此,在宽松型的教养方式下,子女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能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善于分析和组织,喜欢自觉独立地学习,因此他们也更容易发展证据意识和逻辑能力,以建立起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常常和创造性思维放一起讨论,爱思考、善质疑、敢批评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有两个特征:第一,批判性思维首先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第二,批判性思维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因此,批判质疑也被视为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研究显示,父母更多的鼓励和更少的心理与行为限制,有助于培养子女的创造性思维。即在不同的父母教养类型中,宽松型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创造性态度和思维中独创性的发展,而严厉型教养方式更不利于创造性态度和思维中独创性的发展。可能的解释是,子女在温暖理解的教养氛围中,父母能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子女得以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进行更多的冒险性和创造性活动,从而促进创造性态度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外,严父慈母型的男生和慈父严母型的女生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批判质疑能力,表明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子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为了培育子女的创造性,需要根据子女性别而因材施教。
  勇于探究可以理解为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驱使下,个体不懈探索、大胆尝试并有效求证的过程。勇,内在于人心就是勇气,外化为行动就是勇敢。在严厉型的父母教养模式下,子女表现出了最为强烈的勇于探究的欲望。严厉型父母的教养模式在某些情况下是对子女行为发展结果的监控,在父母严厉型教养下的子女的行为活动可能与社会规范或社会道德相一致,但同时又有强烈的冲破藩篱、打破规则的想法。因此,严父严母型教养模式下的子女表现出了最强的勇于探究精神。除此之外,向下依次是严父慈母型、慈父慈母型、混合型和慈父严母型。可见,父亲在教养模式中的态度对子女勇于探究的精神影响最大,严格型的父亲更易于激发子女勇于探究的勇气;而慈父教养模式下的子女的探究精神较差。
  占比最多的混合型教养模式下,青年学生在科学精神三要素下的表现均不突出,在理想思维和勇于探究中处于中间位置,而在批判质疑中则表现最差。可见,父母情绪的稳定和教养方式的持续性对于子女科学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慈父慈母型教养模式下的青年学生不仅在理想思维和批判质疑中表现最好,其在勇于探究中也仅次于严父严母型和严父慈母型,尤其在女生中表现更为显著。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PSL96)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