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木葳蕤,咸阳市第三十届“科技之春”宣传月如期到来。30年来,咸阳市科协在省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秉承广接地气、服务基层、温暖民心的原则,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主题,精心筹备开展每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有力地促进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广为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深入人心,成功打造了全市上下有广泛影响的群众性品牌科普活动。目前,咸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0.5%,高于全省0.3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三十年初心坚守、三十年砥砺奋进,一次次暖心的科普服务、一桩桩惠民的科普实事、一个个亮相的科普阵地,让咸阳人民感受到科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为咸阳市科协带来了三十载春华秋实、三十载荣誉满堂。
全员参与:营造“大宣传”科普氛围
多年来,咸阳市认真组织开展历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成立“科技之春”宣传月组委会,形成了市县2级联动,相关部门单位、各学会协会、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大协作、大联合工作格局。市委、人大、市政府、政协领导先后莅临活动现场,与群众一起参与体验各项科普活动,给予组织者、参与者很大的支持和鼓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中国科协十大基层科普人物梁增基及其他省市两级学会专家教授也先后出席过活动,为咸阳市“科技之春”增光添彩。咸阳市科协和各有关成员单位精心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为广大公众提供科普服务,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把科学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咸阳大地。
全面融合:打造“无死角”科普阵地 今年,咸阳市新建渭柳湿地、彬州市菊花广场、礼泉县任池村等6个科普主题公园或长廊,推进科普与市民的生产生活、休闲健身深度融合,让市民在日常休闲中近距离触碰感受科技的魅力。
创建了永寿云集生态园、古酒酿造、中草药种植、地震、气象等一批有特色的行业类科普教育基地35个,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及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培育各级各类农村科普示范基地79个、建设农村中学科技馆和少年科普馆8个、电子科普画廊6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54个。建立“科普e站”95个,推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在基层落地。科普阵地的多元化打通了科普服务公众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
全民共享:提升“全方位”科普成效
面向农村坚持用科普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率先启动了向贫困县送资料、送科技、送新项目、送新成果和实用技术培训等“四送一训”活动。组织市级科技专家服务队按照“群众点单、科协接单”的服务模式,到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手把手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有效补长农民科学素质短板。
面向青少年连续开展“咸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咸阳市青少年和辅导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每年开展“大手拉小手——院士专家进园”“中国流动科技馆咸阳巡展”“大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等科普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校和学生中形成了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面向社区居民和城镇劳动者,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科普示范社区建设等,通过“主题+科技志愿服务进社区”“科普专家服务团进社区”等,增强居民科学文明生活意识。
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举办“咸阳大讲坛”“科创咸阳”高峰论坛等专题讲座,邀请“两院”院士、行业专家、领域学者现场授课,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意识和运用科学技术处理日常工作能力。
今年是“科技之春”第30个年头,市科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面向五大重点人群,按照“群众点单、科协接单”服务模式,精心策划推出系列“云端”科普活动。咸阳市科协将继续让各项科普活动惠及于民、方便于民,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杨 惠)
云上科普
“云上科普”成为近两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鲜明特点之一,“对话专家”科普访谈、FM100.7《科普伴你行》栏目、“乡村振兴”云课堂、“飞扬科学梦”云课堂、公民网络科学素质竞赛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科协组织通过网站、微信、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累计发布各类应急科普内容5328条,浏览量百余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