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山里,春寒料峭。3月16日清晨,冯德全穿上一件厚厚的外套,袖着双手走出村委会院子,往村西头的小磨香油厂走去。一路上,他边走边和村民打着招呼。
去年6月,冯德全从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来到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担任小韩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这个小磨香油厂就是他到村后建的。
●驻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小韩峪村是省委党校的包扶点。早在2016年7月,冯德全便萌生了来这里驻村扶贫的念头。他悄悄买来很多书,通过各种平台学习“三农”知识。
正当他准备向单位提出申请驻村帮扶时,意外发生了。“我以前在部队上训练五项全能,落下了腰痛的老毛病。”冯德全说,“2017年5月,老毛病突然又犯了,几乎瘫倒在床上,只得做了二次腰椎手术,驻村的想法不得不暂时搁下。”
这一搁下就是两年多。到了2019年底,他再次准备提出驻村申请。可这时,学校后勤两大基础工程即将启动,身为总务处处长的他,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驻村的事不得不再次搁下。“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到取得全面胜利,我驻村的愿望一直没实现。”冯德全说,“如今,脱贫攻坚虽已取得全面胜利,但巩固成果防返贫、接续乡村振兴的工作还需要有人去做,我想趁着年富力强实现我驻村的愿望。”
2021年5月,冯德全拿着他早已谋划好的《小韩峪村五年发展规划》申请驻村。这一次,他如愿以偿。6月3日,冯德全来到商州区牧护关镇小韩峪村,正式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刚开始,咱想着人家是省城来的大干部,来咱这小山村里还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小韩峪村党支部书记王鹃红说,没想到冯德全一到村上放下行李便提议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议,谋划富民产业,一点没把自己当外人。
●“把小韩峪当成自己的家了” 来之前,冯德全便为村子的发展定下了五年规划,每一项具体规划的落实都要争分夺秒。
2021年6月3日,他到村上报到;6月7日开始,联系好的几家企业负责人陆续到村上考察;12月2日,小韩峪村小磨香油厂竣工投产;同日,振兴小韩峪建筑有限公司成立。2022年1月5日,小韩峪发泡水泥构件厂规划选址;2月20日,小韩峪粉条厂和山泉水厂招商引资成功,开始办理用地手续;2月28日,小韩峪电器破解处置厂40亩用地手续开始办理……
“冯书记真是把小韩峪当成自己的家了,驻村9个多月他只回了4趟西安。”王鹃红既敬佩又心疼地说,“就连过年他都不回去,说是要趁着外出人员返乡的机会,动员大家伙儿参与家乡建设。说实话,这些事他比我们村干部都做得多。”
65岁的村民周跃进经历过当年的农田基本建设,看到冯德全就想起当时县上工作组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场景。“冯书记是真心为民、一心干事、与党员群众融为一体的好干部。”他说。
●“群众的事,就得无条件办好” 冯德全每天早起晚睡,白天不是跑项目就是到群众家里走访。饿了就在村民家吃碗糊汤饭,困了就在村委会宿舍里打个盹。晚上睡前,还坚持在抖音上做直播,推销村里的农副产品。
一组村民薛小锋在外打工,就是在抖音上认识冯德全的。“我回家前就知道村里来了位冯书记。”薛小锋说。
今年过年,冯德全没有回家,留在村上和群众一起辞旧迎新。他先是自掏腰包买来笔墨纸砚,给村民义务写春联,又买挂历送到每户群众家里。“元宵节那天,冯书记联系一家企业买了400斤元宵,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举办篝火晚会,一起吃元宵。当时那个热闹劲儿就甭提了。”薛小锋笑着说,“感觉冯书记好像不是派来的干部,就是我们本村土生土长的、看着我们长大的长辈,特别亲切。”
冯德全在村里没把自己当成外人,群众也同样把他当亲人。他每天在村里转着、走着、看着,遇到谁家剥苞谷他就过去一起干,遇到哪个人挖土豆他就上去搭把手,遇到老人走路不方便就扶一把,遇到孩子上学就开车送一程……
看着村里的变化,冯德全略感欣慰,但面对西安的家人,却深感愧疚。驻村后,他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村上,对家人关心少了。2021年70多岁的岳母生病住院,他只回去了一次。疫情原因进不了病房,他只能和老人通过视频说了几句话。通情达理的老人不停地催促他:“快回去吧,村子里一大摊子事等着你,我这病不碍事。”
说到这儿,冯德全眼圈红了,说:“我是党员,群众的事,就得无条件办好。”
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冯德全联系对接的粉条厂、山泉水厂、发泡水泥构件厂、电器破解处置厂等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目前正在完善手续。他直播带货的抖音账号粉丝量已突破3.2万人,共销售小磨香油1.5万多公斤、收入120多万元。
如今,小韩峪村集体经济每年能从企业盈利中获得10%的收益分红,预计可带动全村200名村民就近就地就业。
(郑斐 寇明涛 本报记者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