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我国今年计划安排发射任务60余次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阔别地球183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王亚平和两位战友翟志刚、叶光富,重回人类家园。
  “我想妈妈给我摘一颗星星”——这是出发前,王亚平和女儿的“星星之约”,两次太空授课、成为首位出舱同时也是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用行动诠释了“飞天梦永不失重”的箴言,也给女儿真带回了一颗“星星”。
  与“星星之约”一同实现的,还有一个更为瞩目的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将转入建造阶段,并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
  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当我们仰望星空,更能够深切感受到梦想的引力。
  50多年来
  中国人正走向更远的深空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中国航天日”之际,200余场活动陆续举办,一批航天展馆、设施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学生开放;一批院士专家走进校园,一批航天科普节目和讲座陆续亮相。距离太空传来一曲《东方红》已经过去了50多年。逐梦太空不停步,50多年来,中国人正走出地球,走进宇宙,走向更远的深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运载火箭加快更新换代,以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
  ——重大工程亮点纷呈,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实施,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嫦娥四号首次着陆月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天问一号实现中国航天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
  ——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体系能力。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为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
  ——空间科学探索与实验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成果,“慧眼”“悟空”“张衡一号”“天琴一号”“太极一号”“羲和号”等卫星提供了科学研究新的手段。
  ——国际合作成果显著,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新签署约50项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能力建设,共享中国航天发展成果。
  2022年
  中国航天依旧“繁忙”

  根据国家航天局公布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全年计划安排发射任务60余次,如顺利实现,这将再次刷新中国全年航天发射次数的纪录。今年“中国航天日”之际,国家航天局又带来了更为振奋人心的规划: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
  一是将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测器,完成嫦娥八号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二是行星探测工程将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三是推进重型运载火箭研制,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四是建设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应对体系,健全空间环境治理体系能力。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航天梦的种子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结果。2022年,中国航天依旧“繁忙”,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空间基础设施卫星继续升空,唯有继续奋斗才能书写新奇迹。

(新华社记者 胡喆 宋晨)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