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波脑洞清奇的操作引发围观——在新冠抗原检测板的小孔里滴入橙汁或者可乐,检测结果竟然也能显示“两条线”……有谣言说吃橙子、喝可乐会影响检测结果,也有网友直呼,假阳性是不是来得有些太容易了。
橙汁、可乐为啥能显阳 真正的阳性显色,是由于抗原检测捕捉到了病毒的蛋白质,在检测线处发生了抗体与病毒蛋白结合的反应,并且激发了显色反应,质控线和检测线都显色。
橙汁、可乐也能让检测线显色,是因为两种酸性溶液直接激发了显色反应,使得无需病毒蛋白的存在,就能显色。在化学反应中,溶液体系内的pH值至关重要,决定了离子的解离和结合。
在试剂盒的设计中,专门有一个设计避免pH值的变化,那就是缓冲溶液。这种溶液对汗液、空气等带来的少量pH值波动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整个反应体系因微小变化引发剧烈变化,继而对结果产生影响。即便如此,缓冲溶液也“缓冲”不了人为大量酸性物质加入带来的对整个实验结果的破坏性影响。
拒绝假阳性,抗原检测见招拆招 为了检测方便,抗原抗体的反应和显色反应被凝集到一块薄薄的检测板上完成。但由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抗原/抗体容易从金颗粒表面脱离,标记物不稳定,才导致橙汁、可乐使得反应环境变化,带来假阳性。
截至4月27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所有的获批产品的检测原理可分为三种乳胶法、胶体金法、荧光免疫层析法。
三种方法的原理都是双抗夹心法,但显色的信号物不同。胶体金法的信号物是纳米金颗粒,是可见光颜色信号,通常肉眼可观察结果;乳胶法是涂了色源,同样也是可见光,通过肉眼观察结果;荧光免疫层析法的信号物是荧光物质,需要给予适合的激发光才能发射出相应的荧光,所以通常需要特定仪器观察检测结果,但荧光物质相比胶体金稳定性更高,适用于半定量检测,所以荧光免疫层析的灵敏度相较前两者更高。
可见,并非抗原检测容易“假阳性”,明明是操作出格,别让橙子、可乐再背锅了。
(张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