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担任27年班主任工作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没有欺凌行为!不是侥幸,而是我做好了预案,步步为营,层层铺垫。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概括为:做好五件事情。
先表态度,再立规矩 对于欺凌行为,班主任强硬且明确的表态非常重要。对于发生在我们班级的欺凌行为,绝对零容忍,不依不饶、严惩不贷!
我推出明确的反欺凌班级制度,严厉打击欺凌行为,保护弱势孩子。
班主任立场一旦鲜明,想欺负他人的孩子就会收敛,一些容易被欺负的孩子也有了底气。
重建亲密的人际关系 在一个班级里,人际关系不良是造成欺凌行为的主要原因。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在人际关系这一栏里,讲情不讲理。因此,我会明确地告知学生:“我要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可以盛放我们的心,可以安全、自由出入的家,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若干年后再聚会,女生的孩子叫男生舅舅,男生的孩子叫女生姑姑。”
后来,我又把女生单独留下打感情牌,如下:女孩是老师的贴心小棉袄;女孩是班级的带头人;女孩是男孩成长的引领者;女孩是推动班级前进的主力军;女孩是班级的形象大使;女孩是优秀班级的创建者。总之,女孩兴,则班级兴。女孩衰,则班级衰!
女孩们坚决表示,一定帮助我把班级带得更好。
引导学生“与人为善” 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与教育》中说:学生只有对教师形成依赖感,才有可能被塑造。
重建班级人际关系,就是要让学生对我形成依赖感,才能育心育人。我给学生的价值体系里植入“与人为善”的价值观来预防学生产生欺凌行为。因为,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守规则、善待他人。
培养优良性格,打造自信、积极、勇敢而有分寸的孩子 从性格心理学来讲,性格无所谓好坏,但一定存在优劣势。培养学生的优良性格就是发扬其性格优势,修正其性格劣势。
可以借助“性格色彩学”测试孩子的性格。性格色彩学,将人的主性格分为四种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我们可以从主色性格中窥知其优劣势。帮助学生测试性格,并直面自己性格中的优劣势,指导他们修正劣势,如红色与黄色性格中都有急躁的成分,我会安排他们去做一些细致的慢活,比如做手工,磨一磨性子;蓝色性格容易抑郁,我就教他们如何释放心理情绪;绿色胆小怕事,就培养他们勇敢的性格,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策划并参与班级活动。
教授情绪管理方法,与“情绪”怪兽和平相处 很多时候,孩子之间发生纠纷都是情绪失控造成的。我教给孩子几种管理情绪的方法,平时加强训练,内化成一种行为习惯。如:注意力转移法,心情不好时,去美美睡一觉、去绿道骑车……总之,把不良情绪转移淡化。
欺凌行为真实存在着,如果学校在管理上考虑得更周到一些,在育人上能更注重学生生命本质上的需求,班主任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能更细心、用心一些,多为孩子的生命底色涂上善良、同情、体谅、接纳、宽容等美好元素,校园欺凌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钟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