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言一: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会变得越来越弱
真相
很多关于病毒演化的描述,常给人以“病毒主动变弱”的感觉,但其实病毒的演化是随机的。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异,既不可控,也难以预测。病毒传播得越广,同时存在的病毒越多,突变、重组产生新毒株及变体的机会也就越多。
流言二:红色的蚂蚁就是红火蚁
真相
辨别红火蚁不能只看颜色,像我国的黄猄蚁、红林蚁等常因体色偏红被误认。想准确鉴定红火蚁,可结合多种证据:红火蚁胸腹连接部位看起来像两个小念珠;工蚁有一大一小两种体型分化;红火蚁的巢穴常常是在茂盛的草地或田地里突兀地冒出个“土包”的样子。如果发现红火蚁或其巢穴,应当远离并上报当地农业部门或社区予以防控。
流言三:看B超单上孕囊的数据,可以提前知道宝宝性别
真相
孕囊检查主要用于确定是否正常怀孕及判定流产风险,与胎儿性别无关。
流言提到的B超单上的三个数据,是指孕囊的纵径、横径和前后径,通过这三个值只能确定孕囊形状。但孕囊内主要是羊水,外面的羊膜又薄又软,极易受压变形,甚至膀胱的充盈程度都能影响其形状,而且不同时期孕囊形状也会发生改变。若按流言的说法以孕囊形状判断性别,就会得出胎儿性别不断变化的结论,因此这显然属于无稽之谈。
流言四:糯米做的食品都不好消化
真相
人们觉得糯米难消化,可能是因为汤圆、元宵、八宝饭等食物含有大量的糖和脂肪,给人“腻”的感觉。事实上,糯米比其他面食更容易消化。
人们常吃的主食如大米、白面等,所含的淀粉结构主要是直链淀粉,而糯米中99%以上都是支链淀粉,其分子结构上分叉较多,因此更容易糊化。而在人的消化系统分解淀粉时,是从分子末端将其水解,所以有很多分支的支链淀粉,被水解消化的效率其实更高。
流言五:野生动物可以通过养殖正规化成为人类新宠
真相
我国目前确实对四种受保护的鹦鹉养殖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并可试点标识销售,但这绝不意味可以推广到其他野生动物。首先,能大量人工繁殖的野生动物种类极少,而且养殖成本高昂。绝大多数被贩卖的所谓“养殖”珍稀野生动物,其实来自野外捕猎。被捕捉的野生动物会因惊吓应激,且它们未经驯化,难以亲近,生活习性也易干扰饲主的正常生活,还经常携带病菌或者寄生虫,不可做宠物。因此,养宠建议从正规渠道选择犬、猫等普通宠物,不可听信贩卖者一面之词购买“养殖”珍禽异兽当做宠物,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流言六:口罩、棉签里含石墨烯,会危害健康
真相
目前市面售卖的所谓“石墨烯口罩”多为噱头,例如某款“生物质石墨烯”原料,经查实为秸秆加工而成。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口罩材料采用纳米级活性炭,长期佩戴活性炭口罩的确存在吸入颗粒的风险。公众日常防疫,选择符合国标的防护口罩。至于棉签,添加石墨烯或活性炭更是无稽之谈。
流言七:东西向睡觉会导致失眠
真相
中华医学会睡眠障碍协作组专家表示,人类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磁场中,人体自身也有磁场,但人体的磁场是地球磁场强度的千万分之一,两者已建立某种平衡。因此,地球磁场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能证实睡眠方向会影响睡眠。
失眠主要是由睡眠节律紊乱引起的,例如,经常变换作息时间、晚睡晚起、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看书、玩手机)等,都可能影响人体节律、加重失眠。此外,失眠还受年龄、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精神疾病、服药等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治失眠不能“千人一方”,要予以针对性治疗方案,包括改善睡眠环境、建立良好生活作息习惯、改善情绪状态、适当的药物及物理治疗等。
流言八:狗受委屈时会流泪
真相
包括牛、羊等哺乳动物在内的许多脊椎动物能分泌泪液,泪液起到保护和冲洗眼表的作用。狗流泪往往不是受了委屈,而是其出现了营养或健康问题。
狗的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正常情况下,多余的泪液经眼内角处的泪道开口(泪点)进入泪囊及鼻泪管,到达鼻腔后,随呼吸的空气蒸发,不会流泪。若发生泪液积累增多,可能是因为眼睛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或泪道受阻无法正常排出泪液,或处在某些传染病的感染初期。如果是出现局部炎症,除流泪外,眼睛一般还伴有发红、周围发肿等症状。如果是泪道阻塞,则会伴有内眼角下方的湿性皮炎和泪点可挤出黏脓性分泌物。如果发生传染病,则会伴有体温升高、呕吐、腹泻、流涕、咳嗽、食欲减退等症状。此外,狗流泪并非均由疾病所致,也有可能是营养过剩。如果发现狗狗眼泪较多,并伴有眼眵(眼屎)过多,且没有其他症状,则可能与营养过剩有关,可通过减少肉食投喂量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