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而形成的凹陷性病损,临床上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最常见,俗称“口疮”。
口腔溃疡反复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免疫因素。多数表现为免疫系统紊乱,而非单纯的免疫力下降。因此,对溃疡发作频繁的患者,及时就诊,酌情查免疫相关指标,针对性用药。
遗传因素。如果长辈容易长口腔溃疡,后代往往也会有相似症状,甚至比长辈更严重。因此,对于有遗传病史的患者更应注意饮食的清淡和均衡。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缺乏会在一定程度增加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其他。比如与精神心理因素、感染、系统性疾病(如消化道溃疡、慢性结肠炎等)、便秘、月经紊乱及雌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
多数口腔溃疡以口腔黏膜破溃、疼痛为表现,但出现口腔黏膜破溃、疼痛的病损不一定都是常见的口腔溃疡,还可能是扁平苔藓、红斑狼疮、唇部及口角的疱疹病毒感染以及舌头上药物过敏相关的糜烂等。
口腔溃疡会不会癌变
是患者关心的问题。“口疮”发作厉害时,尽管嘴巴里一直都有溃疡存在,但一般在某个地方发作后,短时间愈合后又在新的地方发作,这种自己会好的溃疡一般不会癌变;而对于癌性溃疡,虽表现为溃疡,但和普通溃疡“长得”不一样,主要表现局限在特定部位的溃疡病损,自身不易愈合(长达1-2月),边缘增生隆起,发硬,中央凹凸不平,表面假膜覆盖,疼痛明显,可侵犯周缘组织,导致开闭口功能受限及局部淋巴结的肿大。
因此,对于单个经久不愈,质地变硬、疼痛明显的溃疡,及时就诊,排除癌变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杨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