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乡村振兴可以从点滴做起,围绕一个乡村的产业发展开展实践探索。赵临龙教授主持,项目成员胡立新、鄂坤银、袁合涛、杨曼、沈宏洁、王选程参与的基于科学素养的镇坪县南江湖周边地区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的战略研究,就是针对南江湖周边地区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开展讨论研究。
一、研究成果内容介绍 (一)南江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基本情况
陕西镇坪县南江湖位于县城北18km,总面积约为80km2。南江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将镇坪县城关镇的镇竹节溪村和友谊村(以下简称“两村”)东西一分为二。
1.南江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资源
《镇坪县南江湖旅游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为一轴两心:南江河旅游发展轴、竹节溪村旅游集散中心、友谊民宿度假旅游发展中心,引领两村生态旅游发展。
两村千年樟树、古老树枫、常青松林,成为旅游的重要亮点和科普旅游探索之地;大自然造化的巴山睡女、湖中美女,使南江湖成为美女的天地;南江湖周边地区的人文古迹:僰人悬棺、巴山盐道、“闻太师墓”、谢家湾(丢盔卸甲之地),成为镇坪旅游靓丽的看点。
2.两村的生态旅游发展突出问题
2019年两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当年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两村产业发展需要快速推进。
同时,《镇坪县南江湖旅游总体规划》重视了友谊村的民宿度假旅游发展中心建设,促进乡村发展,而对于竹节溪村仅作为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没有相应的旅游项目,更重要南江湖旅游区建设缓慢,其与乡村振兴引领作用还有差距。
3.两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契机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镇坪县重点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打造中国长寿康养示范基地、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陕西向南开放的重要门户。这为两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带来契机。
(二)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
1.从交通地理位置,将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打造成进出镇坪县城的神秘之地。南江湖是镇坪县较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其中“闻太师墓”与“谢家湾”等演绎的传说:“闻太师”在鄂陕交界的大营盘战败,逃亡到镇坪“谢家湾”,惊魂中摔下马受伤,不得丢盔卸甲(留下“卸甲湾”地名),逃到友谊村,闻得知前面大山为“绝壁岭”,长叹一声“这是归天之地”(高人曾告诉“闻太师”命中回避“绝”字,否则就是归天之地),然后自焚而亡,整个火光烧红了山沟,此地叫做“红崖沟”,并且从此红崖沟的板栗再也不生虫。至今“闻太师墓”深藏在友谊村大山之中,将南江湖旅游景区打造成进出镇坪县城的神秘之地,成为承担县城游客分散的聚集区。
2.从南江湖旅游资源品质,将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山珍海味”的养生休闲度假避暑观光之地。镇坪县“长寿之乡”和“避暑胜地”的品牌,使南江湖将“山水”特色和“长寿之乡”相结合,打好农家乐长寿饮食文化品牌,以“湖”推进镇坪“冷水鱼”养殖产业以及相关农业产品,以“长寿之乡”推进镇坪中药材地理产品“镇坪淫羊藿”“镇坪黄连”等知名药材发展,并且用丰富的优质食材打造南江湖的“山珍海味”亮点;将“人文”景观和“避暑胜地”相结合,进行游览探索和避暑观光。
3.从乡村振兴战略,将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科普之心”的科普旅游探索之地。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借陕西省科协帮扶竹节溪村、镇坪县科协帮扶友谊村提供的科普平台,打造镇坪县“科普之心”基地,在白家小学附近建设镇坪县“科普之心”展馆,使展馆成为镇坪的科学文化教育基地。在南江湖景区周边建设科普基地民宿大院,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修身养生的旅游度假地,更是专家学者探索大自然和研究人文奥秘的重要地。南江湖的僰人悬棺是怎样放置在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中至今都是谜,也是人们探索的神秘奇观。
4.从南江湖的功能定位,将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旅游发展示范之地。南江湖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是构建镇坪县内“山珍海味”特色的养生休闲度假避暑观光之地,可与镇坪旅游4A景区飞渡峡线路的“腊味小镇”媲美,为其它水电站发展旅游和相关旅游景区开发地做出示范,依靠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三)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路径
围绕南江湖景区功能定位:“山水田园旅游景区、旅游精准扶贫示范区”,开展乡村振兴的两村生态旅游发展。
1.依据“山水”特色,确定生态旅游发展项目。利用大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展登山游览,结合古树森林开展科普旅游,做好乡村民宿办好特色农家乐;突出南江湖“水”的亮点,开展水域旅游项目,结合湖岸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展旅游探索,打造休闲度假观光之地。
2.发挥“旅游”资源,确定生态旅游发展思路。以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发展推进两村经济产业发展,形成“长寿之乡”的“山珍海味”旅游消费商品;以两村资源禀赋打造“陆路”景观,形成“养生天堂”的“长寿文化”民俗感受之地。
3.根据“融合”趋势,推进生态旅游协调发展。将南江湖东西两村生态旅游发展融入镇坪县城旅游线路之中,充分发挥镇坪县城高速公路出口的有利条件,使南江湖“悬棺”成为全县(陕南)旅游不可缺失的一大看点,成为进出镇坪县城的神秘之地、科普旅游的探索之地。
二、成果的创新之处 (一)将一个乡村的发展案例融入大区域来考虑其发展,凸显其示范作用
将南江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引领作用融入镇坪县、乃至全国,显示其示范作用。因此,成果获得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理论研究成果征集活动奖。
(二)从乡村旅游出发融合农业产业综合开发,找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将南江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与农业产品结合,给出“山珍海味”的“养生天堂”康养旅游项目品牌。因此,《乡村振兴旅游产品开发的发现与策划》的案例报告,被人民周刊网(人民日报主管)报道。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 (一)构建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机制
在乡村振兴中,将安康市、镇坪县《第十四规划纲要》和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规划,省县科协帮扶两村,省科协研究项目等要素,构成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机制,全面推进两村发展。
(二)突出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亮点
充分揭示两村旅游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依据交通优势,将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打造成“文旅融合”的休闲观光的神秘之地、“山珍海味”的康养旅游的避暑之地、“科普之心”的科普旅游的探索之地。
(三)实施旅游融合乡村振兴之路
通过旅游消费市场,推动乡村振兴经济产业发展,以生态绿色产品丰富旅游内涵,推进“天然氧吧”生态旅游的民生化、“长寿文化”休闲旅游的民俗化、“养生天堂”康养旅游的民宿化。
四、成果的学术影响 (一)成果在全国会议交流。
成果在《规划师》(北大核心期刊)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乡村振兴与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交流,并且收入会议论文集。
(二)成果获得奖励。
成果获得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理论研究成果征集活动奖,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案例。
五、项目成果
(一)完成研究总结报告1份
《基于科学素养的镇坪县南江湖周边地区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的战略研究》。
(二)发表成果3项
[1]赵临龙。基于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的探析--以镇坪县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为例,《规划师》·贺州论坛(2021)“乡村振兴与人居环境规划设计”论文集。
[2]王选程、赵临龙、闫 琪。安康富硒茶营销战略的思考,湖北农业科学(科技核心),2021年19期。
[3]赵临龙。陕西南大门镇坪县“自然国心”科普旅游进校园活动成果丰硕,《陕西科技传媒》,2021年12月13日。
(三)录用论文2篇
[4]赵临龙。以生态旅游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探析——以镇坪县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为例,科技核心期刊《林业调查规划》2022年第三期(或第四期)刊用。
[5]赵临龙。高校社会服务旅游人才成果转化的实践与反思,被《202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录用。
(四)获奖研究成果8项
1.项目成果获奖1项
[1]赵临龙的研究成果《以生态旅游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探析》获得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理论研究成果征集活动奖。
2.获得相关奖项7项
[2]赵临龙的成果《“自然国心——鸡心岭”旅游文化品牌的深度开发研究》获得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21年度优秀成果特别奖,2021年11月。
[3]赵临龙的成果《中国“自然国心”鸡心岭》获得“重庆市地名文化故事”征集活动二等奖,2021年11月。
[4]赵临龙的成果《“两山”理论引领下的秦岭旅游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探析》获得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1年12月。
[5]赵临龙的成果《“延安精神”的时代要求创新安康旅游产业的发展》获得陕西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1年12月。
[6]赵临龙的成果《“两山”理论引领下的秦岭旅游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探析》获中国·四川生态文明2021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1年12月24日。
[7]赵临龙的成果《用“延安精神”的时代要求创新榆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获得“特色文化产业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第六届特色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22年12月26日。
[8]赵临龙的研究成果《新时期“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获得云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奖,2022年4月8日。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PSL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