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学科和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科学技术的传播。科普传播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为科普传播提供了新媒介和新手段,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体系,人们既是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发布和获取更加及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科普传播的最初阶段,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报纸、科普宣传册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随着广播、电视等现代化媒介的出现,科普传播具有了形象性、生动性、广泛性和直观性的特点。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车载电视等新媒体,都成为了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媒介,伴随媒介的变迁发展,科普传播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媒体科普传播与传统科普相比,不仅独具特色,而且有其巨大的优势。传统科普在容量和形式上受限于媒体,如在科学普及的广度和深度上受限于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特点,缺少与公众及时的交流与互动。而互联网等新媒体具有跨时空、跨地域、大容量、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使得科普传播在用户参与性和交互性、形式表现多样性和丰富性、内容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上都有较大突破。
新媒体技术发展对科普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然成为未来传播领域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手机端、电脑端与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结合,科普传播的信息内容将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或单一或组合地展现在受众面前。科普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在发展之中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渠道融合使科普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通过网络平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辅助,产生了多种综合性的服务功能,有别于以往单一的文字、声音或图像,媒介融合产生了多位一体的综合呈现形式。例如人们在读一本纸质书的时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看到书中的形象跃然纸上,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立体直观。虚拟现实、VR技术的诞生,让人们更加期待科普传播的未来。
新媒体使得科普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新媒体在信息存储、引用和传输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自由选择需要的信息内容,和传统媒体受众总是处在媒体议程设置的环境下被动接收信息完全不同,信息传播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二次传播,速度快,占用空间小,便于引用,给科普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媒体使得科普传播的效率更加显著。科普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科技信息的实时传播,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传播内容的相关反馈。这样的传播过程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传播效率,加强了科技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便于传播者能够及时了解传播动态,也能够从中分析得出受众对不同科技内容的关注程度、理解程度等重要信息。这不仅满足了科技传播者的工作要求,而且也提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效率。
新媒体背景下科普传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科普传播在不断转变和进步,我们也越发关注在科普传播过程中的科普理念、科普主题、科普内容以及科普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受众的需求变化影响着传播的效果,若不适时把握受众的需求变化,则难以达到传播的预期效果。而科普传播受众也就是参与主体范围更广、主动性更强,其具有匿名性、复杂多样化突出的新特征,从而出现点状、分层的多元化现象,差异性个性化需求显著。
第二,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浩如烟海。信息科学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受众对于真伪科普信息甄别能力有待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对于科学传播信息的审核有待加强。
第三,科学传播受众的需要是片面的,通常从自身日常需要来关注科学传播的信息,不利于科普传播的深入和完整。
第四,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公正性问题。新媒体科学传播由于缺乏相应的把关机制,传播者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传播素养,很难确保传播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新媒体背景下科普传播机制构建 目前,我国科普传播的主力军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部门、科学共同体以及广大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
从传播方式来看,科普传播仍然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化的团体组织较少。科普传播的工作要扩大传播范围,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把科学技术传播得更广,影响得更深。科普传播除了让民众了解科学知识,还应该把科学技术带到社区、农村和其他基层,尽可能地让更多民众了解科技的面貌,减少传播死角。帮助民众将科学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工作中,发挥科技的效能。
科普传播要贴近国家需求、市场需求和民众需求,从三者的需求出发,选择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加强政策互动和反馈机制,拓宽了解政策反响的渠道,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从需求、发现需求选择内容、方法、途径等来满足受体需要,构建科普传播机制建设。
构建传播者-媒介-受众三维互动科普传播新模式 新媒体下科普传播具有交互性、快捷性、隐蔽性和多媒体性等众多特点,为传播的渠道和媒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科普传播从过去的自上而下演变成传播者通过媒介与受众之间进行的一场对话;传播者、媒介、受众三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科普传播呼唤多元的、交叉的、互动的传播模式。
构建传播者-媒介-受众三维互动科普传播新模式十分重要,传播者-媒介-受众三维互动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对科普信息的需求,将科普传播的效果提升至新高度。
在传播者-媒介-受众三维互动模式之中,更强调合理利用媒介资源的平等对话,无论是科技知识的生产者、媒介还是受众,都处于同等地位,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形态的优势和特点,对科技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传播。
科普传播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比较突出的工作,不仅能有效提高民众科学素养,同时也是国家软实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媒体背景下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开展科学普及立体传播;培养科普传播人才,提高科技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引用“云科普”概念,尽快推进与深化各类科技场馆、博物馆等的数字化建设等等;增强科普能力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PSL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