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波掩映渭河畔,富美宜居新渭南。“十三五”期间,渭南市市园林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各级重要决策部署,以破解城市绿化管护难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人文园林城市”新渭南,大力推进城市多元增绿,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修复主城区生态,建设智慧园林,构建纵横交错的生态网格,营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强化工作措施,履职尽责,城市绿化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临渭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
科学布局 “大园林”绘就生态园林城市蓝图
近年来,园林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树立“大园林”理念,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总体建设要求,高站位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从而提升了城市绿化管理水平。
渭南市临渭区区委区政府根据临渭区的南北地理特点,结合渭南的“两塬”,围绕“一坡三河十沟”进行总体生态提升,其中“一坡”是指渭南南面的南塬北坡;“三河”指临潼的零河、城区的沋河、临渭区的赤水河;“十沟”指东西两塬的十条沟,具体为东塬4沟:康沟、马家沟、杨渭沟、龙泉沟,西塬6沟:1号沟、2号沟、3号沟、4号沟、芋子沟、苌沟。
2017年2月份,园林处就率先提出园林绿化“4432”工作法,即按照“四大原则”:生态、节约、绿色为基、广泛征求意见。
“四个层次”:按照大园林格局对四纵四横主题大道、改造8条主干道,构建城市主体风格;打造10条精品小道,分重点、划区域提升城市品位;广场公园街头绿地、进社区到单位走上阳台垂直立体绿化全覆盖四个层次提升改造。
实现“三转变”:落叶向常绿转变、绿化向彩化转变、园林向园艺转变;达到“两增加”:春夏秋增花添彩,冬季增绿吸霾。将绿化管理理念延伸到社区绿化,大到南塬绿化、企事业单位,小到居民屋顶、阳台,不断打造绿色靓点和精品,将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小区绿化及企事业单位绿化全面纳入城市园林体系,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实现大园林格局,最终将渭南城区打造成一个具有现代人文底蕴的绿色城市。
建强队伍 “大变革”提升城市生态管理效能
渭南市园林处2016年9月份整体划转临渭区后,更新机制,大胆创新,在裁减300余名副业工后,成立了三支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管护修剪大队,管护工作逐步向“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转变。
在管理上,园林处以“品”字形划分,将城区绿化分为三个管理片区,具体负责绿化管护、修剪、浇水、打药等工作。采取定人、定路段、定标准、定责任,实行道路、景点绿化管护分片包干制,城区各类绿地绿化养护管理到位,养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在此同时,园林处成立正科级公园广场管理中心,下设办公室、业务科、5个广场(中心广场、火车站广场、北站广场、东风广场、北小桥广场)、5个公园(南湖公园、朝阳公园、渭清公园、秦代文化遗址公园、人和公园),总管护面积200万平方米,并于2020年新接管遗址公园西区210亩绿化养护区域。公园广场管理中心成立以来,针对交接和遗留问题,先后制定了《公园广场管理标准》和《公园广场管理考核细则》,公园广场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在新的形势和体制下,绿化管护向社会购买服务是园林行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园林处制定了《渭南市园林绿化处积分制绩效考核及打分细则》,对工作实行量化,使考核与职务晋升相结合,不断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活力,提升了城市绿化管理水平。
绿色赋能 “大服务”助推人文园林化城市进程
为了推进城市人文化园林城市进程,渭南市园林处推动了服务新模式。他们将服务范围从城区绿化养护管理扩大到为广大市民提供家庭绿植养护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持,针对市民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由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提供技术指导,使“大服务”遍布城区各个社区。并在城区各大广场、公园设立挂衣架便民服务点,健全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结合城区各单位、社区、学校、医院缺设备、缺技术、疏于管理的现状,园林处因地制宜,提供房前屋后、院落空间、阳台楼顶等区域的增绿方案和技术咨询,全面提高绿化覆盖率。同时入户开展上阳台活动,指导市民室内养花技巧;并针对公园广场多年来晨练市民无处搭放衣物的问题,在城区各大广场、公园设立挂衣架便民服务点,健全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2017年6月开始,园林处已对城区大叶女贞进行了控籽喷药试验,积极做好新优植物研发和培育,解决城区杨树飞絮问题以及大叶女贞黑种籽污染问题,现已在全城区推广。同时,在城区道路隔离带摆放时令花卉,做到城区隔车带花卉摆放常态化,并采取与藤蔓植物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更加舒心惬意的优美环境。
根据渭南苗木、花卉市场的需求,园林处在三马路建设花卉、草花智能温室;在渭河南堤渭富桥两侧建设渭河生态园艺场,其中包括:千亩优质草坪生产基地、新优植物引选研发中心及园林生态苗圃。
在此同时,园林处兼顾生态性和时空性,大量选用色叶苗木和开花植物,实现城市从绿化到彩化的完美转身;引入“城市客厅”的概念,采用常绿阔叶植物,加强植物群落对雾霾的吸附,改善渭南市人居环境,将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市民诗意的花园。积极推广城区构筑物、桥体、桥柱、灯杆、护栏、楼顶、楼体、墙面、阳台、护坡等立体绿化,坚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原则,在建筑规划、建设时积极推广立体绿化建设,成为渭南市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建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并在完成主体建设的同时完成立体绿化建设。先后完成了西入口立交桥、人和天桥桥体及桥柱、信达天桥的立体绿化工程。
在施工时,园林处紧抓建设进度,按照渭南市委、市政府及临渭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该处要求各施工单位轮班作用,夜间不休息,抢抓工期。处里全体干部职工实行“5+2”“白加黑”工作,全程监督,保施工,赶进度,全力做好施工协调,有力地保障了施工进度。同时园林处严格落实责任制,在提升改造过程中,每条道路都确定一名负责人,在全面监督工程质量的同时,又聘请监理从第三方角度全面监理工程质量;施工上要求乔木及花灌木必须全冠栽植;土壤掺拌腐殖土,以增强植物长势;灌溉上,选择喷灌与雾渗相结合,通过以上高质量要求、高标准施工,从而保障了提升改造的效果。在提升改造过程中,大量栽植造型苗木,将城市园林与现代园艺相结合的同时,增加了色差感、疏密感、层次感,将枯山水元素运用于道路绿化、大胆使用大地艺术和植物景观相结合的造景手法,开创道路绿化新篇章。
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实现“我为群众办实事”,造福人民群众,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目前已完成对工信广场、海兴街头广场、老年大学等口袋公园的绿化;西二路桂语阑园口袋公园基本完成绿化骨架大树的栽植,西华街绿化提升改造大范围整地工作正稳步进行,为骨架树的栽植做准备。
同时,园林处还建设了鑫源花卉大市场。鑫源花卉大市场占地39亩,共建设智能温棚2个,目前全部完成并对市民开放,成为市民节日休闲的好去处,提升了城市品质。
2021年,园林处全年共补栽国槐、法桐、栾树等乔木3000余株;补栽石楠、金森女贞等绿篱5000余平方;补栽麦冬4000余平方,扦插红景天、黄金菊100余平方;铺设草坪6000余平方,播种草籽5000余平方。
全年修剪草坪12次,累计910万平方米,修剪花灌木20万余株,防虫打药14次,补植补栽草皮950余平,麦冬1000余平,石楠400余株,金森女贞3000余株,金叶女贞1200余株,红叶石楠5000余株,适时灌溉,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率99%,植物生长旺盛。
通过在各个公园广场内设置多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以及每50米一处创文内容宣传栏,和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遵德守礼”“家风家训”等宣传牌的形式,为市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文环境,既具观赏性又具教育性,成为渭南东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大地提升了市民满意度。
(寒雨 王一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