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科创中国”苏陕协作推进会暨“秦创原”推介活动系列报道②
借力“秦创原”铸就国之重器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创建于1956年,隶属于中央直接管理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面向冶金、重型机械等行业的综合性装备技术研发、设计与工程总承包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建有“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7个国家、行业、省级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平台,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百余名科技专家领衔的数百人创新研发团队。
  作为技术实力雄厚、行业领先的高端重型装备及智慧生产综合服务商,中国重型院以“开发创新、装备中国”为使命,创造了300多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先后荣获35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拥有1200多件专利,制、修订16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研发的“国之重器”,不仅为我国钢铁、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2500多台套重型成套装备,技术还推广至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中国重型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加快打造成果转化“加速器”、创新机构“孵化器”。
  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开展行业基础应用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增强技术辐射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共同承担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连续铸钢生产线无人化浇钢系统”,组织技术专家与合作企业针对“秦创原”转化项目“钛电极半连续挤压机、钛合金棒线材减定径机组”进行深入研究。
  聚焦“卡脖子”技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对接“秦创原”优惠政策,加快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发攻关与创新突破,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咸阳市政府签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书》,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等工作,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
  拓展专业覆盖面,加快创新机构孵化。加大产业链调研,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加大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拓展新专业板块,推进新机构孵化,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与陕钢集团签署“秦创原”先进制造业两链融合“促进器”合作协议,推进与陕钢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提高陕西钢铁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促进钢铁技术与装备研发成果高效转化,实现双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有力助推陕西高质量发展。
  ■以技术人才为依托
  中国重型院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持续加大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选拔力度,汇集人才智库资源,优化人才创新机制,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推进“科改示范行动”,构建市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该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选取改革创新紧迫性较强的国有科技型企业,进一步推动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2021年入选全国“科改示范企业”,扎实推进行动专项工作,构建市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和人才评价体系。统筹运用中长期激励政策,激发员工创新创效动力活力,促进核心骨干人才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增量价值,调动个体动力,带动团队活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构建高科技人才智库。坚持急需紧缺导向,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遵循科技型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在创新实践中选拔、培育、凝聚、成就人才。多措并举引进“高精特专”,多渠道推荐上级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近3年,新增推荐选拔科技部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入选万人计划1人、4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持续开展青年人才选拔,1人获批西安市科技领域“西安之星”。
   ■以人才建设为引擎
  借助工程实践方式,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利用好工程实践这一培养人才主渠道。在工程项目中,发挥老专家老同志“传帮带”作用,在做好做精项目的同时,培养科研和商务素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面对市场,根据合同内容、负责人状况的不同,尝试采用不同项目管理方式,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技术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在动态中,解除科研人员创新思维约束,增强科研人员搏击市场、争取项目合同的热情,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近3年,通过商务谈判、技术攻关、安装调试等项目执行环节,培养了大批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工艺创新等方面的优秀青年技术骨干。1人获陕西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三秦青年科技创新之星、1人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4人获陕西省、国机集团青年岗位能手。
  未来,中国重型院将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加快人才创新机制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立足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借力秦创原平台,解决产业链“痛点”,打通创新链“堵点”,锐意进取,引智创新,为行业科技进步和陕西省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刘建华)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