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科协所属学会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汇聚跨界创新资源,以创新要素赋能产业发展,桥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渠道,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用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组织动员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
全力开创苏陕合作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由陕西省科协发起,联合江苏省科协共同主办“科创中国”苏陕协作推进会暨“秦创原”推介活动。活动旨在发挥科协系统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跨界汇聚两省科技创新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引进资源推动苏陕两省深入合作,西咸新区与常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秦创原”飞地建设,企业科技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经验互享深入研讨交流,常州市科协围绕促进“科创中国”试点建设中智能装备制造、先进碳材料等产业发展,分享了在搭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国际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方面的主要做法,为我省打造科技成果、人才双向流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借鉴,创新了思路。
下一步,省科协将围绕做实做好“科创中国”西咸新区试点、全面融入服务“秦创原”平台建设开展以下工作:引进多方资源,对接好、组建好、发挥好科技服务团作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持续宣传推介“秦创原”,搭建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合作交流平台;强化学术引领,服务产业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性、机制性活动;服务各市飞地建设,扩大“科创中国”“秦创原”示范带动效应,打造一批能够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示范学会。组成专家团队,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一市一策,为“飞地”总体规划、各市区“飞地”规划提供决策咨询,积极探索全省各市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鼓励学会引入市场机制,与市县、园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和技术合同,形成市场化、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
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科协工作的主线,省科协扎实履行“四服务”职责,建设科技创新组织、培育企业技术经理人、组建科技服务团,汇聚跨界创新资源,全面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省科协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科协及所属学会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打造优质创新创业平台,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科技“三站”建设,建成科技创新服务站、学会服务站323个,建立首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1家。扎实推进“科创中国”西咸新区试点建设,打造秦创原建设样板间。
省科协贯彻“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2621工程”,印发《陕西省科协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并支持各市区科研“飞地”建设、培养“科学家+工程师”人才队伍、实施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等9项重点措施。预计到2023年,推动建立1个院士之家,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10个园区科协;形成100项决策咨询建议、托举100名创新创业人才、组建100个专家服务团、培养100名企业技术经理人、推广转化100项科技成果、引进扶持100家科技型企业;培训1000名企业一线工程师,服务1000家企业和10000名科技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者、政府服务者……点点滴滴的创新资源,已通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汇聚成一股股科创洪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两链”深度融合。
畅通科技资源下沉渠道
省科协面向我省重点行业领域升级改造,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举办创新方法大赛、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和一线工程师创新方法培训,培养“科学家+工程师”人才队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项目再次转化。2016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首次举办。经过6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科技工作者和创业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扶持科技企业成长、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舞台,一大批项目得到全国知名投资机构和市场的青睐,通过大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挥学会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科技需求,面向市场提供优质科技公共服务产品。畅通科技资源下沉渠道,为各市区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聚焦西咸新区区域发展目标,联系全国学会组建科技服务团,在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服务。积极争取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落地西咸新区,对接海外科技资源,柔性引进海外人才,吸引海外先进技术、创新成果、优质项目转移转化落地。开展创新创业辅导,培养企业技术经理人,打通科研人员与企业家的双向通道。
密切会地合作,开展百校百会进千企活动,服务“秦创原”各市区“飞地”建设,为各市区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引智聚才。实施会地、会企协作行动,鼓励学会引入市场机制,搭建具有学科或产业特色的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平台,开展科技中介服务活动。开展东西部合作行动,争取中国科协支持,加强省际交流对接,开展科协系统苏陕合作,积极探索科协系统东西部合作机制。深入推进院士之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工作站等建设,组建新型赋能科技中介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