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三秦科技群英传
农业科技追梦人 不负韶华谱华章
——记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副主任郝哲


  图为郝哲深入田间地头,“零距离”指导农民实用技术。

  郝哲,1971年9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大学自考本科学历,农学专业。现为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陕西省红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多年来,郝哲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勤勉敬业,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砥砺创新,凭着扎实的业务功底和可贵的责任意识,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爱岗敬业勇担当
  艰苦奋斗创佳绩

  郝哲自1992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坚持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深耕不辍。30年如一日,长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从事设施果蔬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陕北榆林因气候严寒、交通落后,日光温室种植又处于历史空白时期,导致当地冬季新鲜蔬菜供应匮乏,城乡居民只能长期将酸菜作为冬季主菜。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困局,当时的地区农垦局率先通过立项,在单位院子中新建榆林第一代日光温室2座,并将试验任务摆在刚参加工作的一批涉农专业大中专毕业生面前。
  面对既生疏又辛苦,每天还得和农民一样干体力劳动。经历过贫苦磨难的郝哲主动请缨,决定将“日光温室引进研究与示范”作为自己工作后的第一个课题。通过系统研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与榆林自然气候条件相匹配的日光温室建造和栽培管理技术,创建了日光温室蔬菜全季节高效栽培模式。他首批种植的日光温室黄瓜、番茄、西葫芦、莴笋等蔬菜也在1992年底前成功上市,彻底改写了榆林冬季不能生产喜温蔬菜的历史,结束了榆林人长期以来“酸菜吃半年”的艰苦岁月,为榆林设施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刻苦钻研攻难题
  科技创新结硕果

  针对设施蔬菜、鲜食枣、食药用菌逆境栽培技术难题,郝哲主持完成了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1项,制定地方标准33项,授权专利11件,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他优化设计了陕北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新型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设施结构类型及其设计建造工艺参数,创建设施蔬菜高效种植模式10多种,试验筛选出设施瓜菜优良品种40多个,创新设施蔬菜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嫁接栽培、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30多项,构建了最低温度-25℃~-30℃条件下节能日光温室果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为推动陕北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保障蔬菜产品安全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创建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防雨棚3种鲜食枣设施高效栽培模式,引进筛选出鲜食枣优良品种7个,突破了鲜食枣根际土壤复配改良、矮化密植、轻简化整形修剪、控产保果、降温破眠与安全升温等鲜食枣设施栽培关键技术。实现了鲜食枣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栽培较传统露地栽培提早上市30天到90天,成为破解困扰陕北红枣产业技术瓶颈和促进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他还利用基因交配型检测筛选技术获得纯度高、性状稳定的羊肚菌和桑黄优质菌种6个,通过设施仿野生环境培育,攻克了羊肚菌和桑黄人工栽培技术难题。建成食药用菌核心示范基地300亩,实现了羊肚菌和桑黄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经济效益超过常规作物数倍,已成为榆林设施农业领域的优势特色产业。组织筹备的“2019第四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当年4月在榆林召开,他在会议上作题为《北方风沙区羊肚菌栽培优势及风险控制》的专题报告。
   科技扶贫到田间
  服务民众践初心

  郝哲遵循“应农民之所求,急农民之所急,释农民之所疑,解农民之所难”的服务理念,适时举办“点菜式”培训讲座,将以往培训“他要讲什么农民就学什么”变为“农民要学什么他就讲什么”。把主动权交给农民,推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跟踪服务”的农技服务新模式。
  同时,在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坚持深入田间地头“零距离”指导,使农民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多年来,累计制定设施蔬菜、鲜食枣、食用菌栽培技术规程30余项,制作培训课件20多部,举办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余期,受训群众达2万余人(次),印发实用技术资料10万余份,书籍3000余册。
  初心如磐,奋楫争先。郝哲在平凡而又艰苦的岗位上,逐步成长为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风采,默默奉献,履行了全心全意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用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作风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郝哲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取得的丰硕成绩,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服务对象的高度赞誉。相继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陕西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和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40多项(次)。

(本报记者 张 旭)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