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科研要择一业终一生
——记省科协常务委员、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王彬文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蔚蓝而广袤的天空充满好奇,从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到伟大诗人屈原发出振聋发聩的《天问》,启发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追寻翱翔的奥秘,这其中就包括王彬文。
  王彬文,现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凭着对航空专业的高度热爱,高考后的他选择了飞行器设计专业,系统学习了航空理论知识。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老家陕西,在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从事强度科研工作,从此开启了在航空领域的探索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航空领域任务少,科研机构很难留住人。往往职工干一两年,便经不住时代潮流的冲击,要么自己创业,要么转投外企。而他却一头扎进结构振动和气动弹性等领域,那段日子拿他的话说“白天跟着师傅们学技术、做研究、看文献,晚上按照前辈们的指点系统性学习理论、标准、规范和手册,根本没时间去想跳槽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王彬文也由一名普通的工程师逐渐成长为业内知名的专业带头人。
  近年来,王彬文主持了结构振动和气动弹性领域的多项重大预研和型号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大幅提升了我国飞行器结构振动和气动弹性专业水平。
  他首创了我国航空结构冲击动力学专业体系,使我国航空结构冲击动力学专业由基本空白提升至国际一流,实现了冲击速度在0-300m/s全覆盖,解决了飞机大吨位、高过载、强冲击环境下安全性、舒适性评估的世界性难题。
  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飞机型号强度实验百余项,其涉及机型之多,数量之大、类型之广,开创了世界航空史的新记录。并在国内首次构建了物理实验与虚拟实验双线并行的验证体系,使我国全机静强度实验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
  王彬文始终对前沿科技保持敏锐的洞察与关注,“我认为强度数字孪生技术、全机气候试验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创新研究方向。”
  强度数字孪生技术是数字孪生的理念与强度技术融合的科学,是面向装备全生命周期的强度数字模型共有特性和装备物理实体独有个体实时融合的共同体,主要包含模型构建、虚拟试验、增强现实与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全机气候试验技术是高度模拟飞机在复杂气候环境下保持功能性的科学,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有效分析和判断飞机是否失效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缺乏系统级全机气候试验方法及标准,这两者都将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谈及陕西的创新驱动发展,王彬文表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提出高瞻远瞩、意义重大,强度所将始终坚守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积极参与秦创原平台建设。
  对秦创原建设及发展,王彬文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机制,有效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资源优势,释放强大创新效能。通过打造秦创原科技大市场,打造科技成果、专利以及孵化产品等创新成果流通平台,盘活存量资源,释放科技成果效益。
  王彬文表示强度所将发挥航空技术优势和强度技术的基础性、共用性特点,积极融入区域航空及无人机产业链创新链发展,助力区域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投入,通过联合区域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成立联合重点实验室,形成联合创新体,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技术和资源投入、深化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同时,强度所将开放多年来积淀的大量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平台,形成产业化、市场化推广,推进军地深度融合发展。
  王彬文希望省科协借助省内优势资源,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训与指导,促进军民融合良性发展,引导建立省内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强省内科技创新发展,建立良性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十四五”和2035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王彬文表示强度技术自立自强是强度所打造世界领先的飞行器强度研究与鉴定中心的重要战略支撑,宏观上应紧抓“两个面向、两个坚持”,即面向航空科技前沿,加速强度新技术探索与应用,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面向国家武器装备建设重大需求,加速强度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共性基础问题解决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加速强度领域自主可控发展,实现结构分析软件和大规模试验测控系统高质量自主可控;坚持目标导向,树立领跑思维,加快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提升强度所“领先创新力”,为实现航空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强装兴装提供强度支撑。
  古人云,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回首多年的科研工作,王彬文说:“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提出的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我非常认同。科研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对待科研,他有自己的态度:“科研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科研工作者要择一业终一生,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始终坚持科研不忘初心,要不断寻找新的目标与方向,不断超越和提升自我,心无旁骛地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行。”

(于天涯)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