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三秦科技群英传
心系三农 科研助农
——记榆林市农科院农艺师孙利军

  孙利军,1984年1月生,陕西省榆林市横山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2007年8月,通过参加考试进入榆林市农科院工作至今,现为榆林市农科院科研科科长,农艺师。2019年被榆林市委组织部选派挂职扬州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处任副处长。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孙利军长期以来认真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他始终注重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已任。2007年至2012年,他主要从事于马铃薯脱毒管苗和微型薯工厂化生产工作,累计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3000多万株、微型薯1000多万粒,有效地解决了马铃薯种薯退化问题,极大地提升了马铃薯品质,提高了马铃薯产量,使马铃薯产量由原来的不足70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000公斤以上,增产15%。
  在此期间,他还参与了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先后筛选出青薯9号、冀张薯8号、中薯18号等抗旱、抗病、高产新品种,并集成出马铃薯全膜双垄沟覆盖栽培技术、马铃薯宽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马铃薯半覆盖膜侧栽培技术、马铃薯机械化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等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在全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3年至今,孙利军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他组织协调单位业务科室所申报省市农业和科技项目累计30余项,解决了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也获得了一些科研成果。
  他先后取得省市科技成果9项,其中,“陕北马铃薯旱作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获2011年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八);参加完成的《毛乌素沙区专用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3年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十);参加完成的《毛乌素沙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获2017年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七)。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篇,4篇为第一作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制定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范》《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规范》《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范》。
  2017 年以来,他加入了脱贫攻坚队伍,在兼顾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被抽调参与了吴堡扶贫工作队的扶贫工作。一方面,及时将上级精神传达给县乡村,确保精神扶贫政策不跑偏、不走过场;另一方面,将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和扶贫工作进展及时报送上级部门,使上级相关部门能够准确掌握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同时,他帮助吴堡县农业产业脱贫办制定了《吴堡县农业产业脱贫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了马铃薯、玉米、小杂粮、山地苹果、蚕桑等作物的栽培技术要点,确保了该县产业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孙利军在完成好单位和工作队的扶贫任务外,还参与了横山山区人才贫困村帮扶工作,主要是帮扶横山区高镇李家洼村,结合单位自身农业科研的优势,为该村提供良种良法。每次到一个村,他与村支书和主任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想法,为该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指导,得到了村上的一致好评。
  孙利军曾多次受到单位和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2013年,所在的马铃薯科技创新团队荣获“榆林市杰出人才贡献奖”;连续多年被榆林市农科院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榆林市产业脱贫办评为农业科技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被榆林市农业局评为局系统先进个人;2020年,被评为第十届“榆林青年科技奖”。 

(本报记者 张旭)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