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采取“二三四”工作法,高位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守牢两条底线。一是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采取“村级每周监测全覆盖、镇级半月重点核查必入户、市级半年集中排查大走访”工作机制,确保风险隐患及时、稳定消除。二是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围绕粮食功能区划定,做到应种尽种、不留空地,确保“粮食面积不减、粮食产量不减”。
抓实三项重点。一是抓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根据乡村自然风貌、文化资源,串珠式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休闲旅游点和农旅示范点,多形式挖掘“农业+旅游”,让农旅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来源。二是抓实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建立“农业园区承载、龙头企业牵头、专业合作互助、农户紧密跟进”的农村产业联合体系,全面提升种养业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水平,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提升精深加工,推进综合利用,实现基地在村、加工在镇、销售在外、增收在户。三是抓实涉农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有后劲的重点项目,建立完善“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滚动机制,做到“政策一来,项目就能到位“”投资一到,工程就能启动”。
推动四个提升。一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提升。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采取“周通报、月调度、季排名、半年观摩、年终总评”方式,扎实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美化行动,狠抓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和“五美庭院”建设,全力推动乡村“面子”“里子”再提升。二是推动产业发展能级提升。按照“特色产业抓培育、优势产业抓增效、传统产业抓提升”的思路,培育打造区域共用品牌,集中力量发展甜柿子、香菊、葡萄等特色产业,走“大品牌引领”之路,兼顾小众特色产品和品牌培育,将华阴甜柿申报为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持续提升华阴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推动村集体经济质量提升。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合办经营实体,采取集体直接经营、“社企”合作、“社社”合作等方式,拓展多元化经营,逐步推进全市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零”。四是推动乡村治理成效提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改革试点,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同时,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
通过实施“二三四”工作法,切实把脱贫成果巩固好、拓展好,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实现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目标。
(梁逢源 本报记者 王卫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