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聚焦秦创原
咸阳: 释放“硬核”红利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作为唯一一家以“秦创原”为全部建设主题的地级市,如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咸阳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释放科技资源、激励政策、服务平台等“硬核”红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去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技术合同总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全省秦创原建设年度考核位居地级市第一名。
  “全市拥有高校14所,部省属科研院所13个。拥有国家级基板玻璃工艺工程实验室、吴运铎创新中心、九冶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宏远航空锻造企业技术中心、西橡院企业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说起咸阳的科技资源,秦创原(咸阳)创新促进中心负责人如数家珍。
  紧扣科技创新短板和需求,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体系。设立秦创原科技专项,每年拿出超过2000万元,用于支持高校院所与咸阳域内企业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院所、企业在咸阳转化科技成果,按照不超过技术合同交易额的15%给予奖补,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在咸阳市设立种子、天使等科创基金的投资合伙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咸阳市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满一年后,对普通合伙人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经营机构发展,每引导转化1项重大科技成果,按实缴货币出资额的1%,给予经营机构最高10万元奖励,每家每年累计最高500万元。
  每年向科技成果在咸阳转化落地的人才提供超过1000套优惠住房,在西安交大、西工大等69所高校院所选聘133名科技大使,按照落地成果数量和质量,每年给予每位科技大使最高15万元奖励。设立了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亿元的科创种子基金、1.4亿元的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咸阳科技基金规模全省地级市第一。
  除此之外,咸阳市还出台了《秦创原咸阳核心区三年行动计划》及政策包,《关于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实施意见》《咸阳市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向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聚力发力,三年兑现奖补资金预计超过10亿元。
  “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着推进西安—咸阳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咸阳将“率先干、勇探索、创一流、作示范”,用足用活秦创原平台,加速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落地转化,全力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咸阳市科技局局长杨冲锋如是说。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份,咸阳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3家,达到3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10家,是去年全年的1.5倍,技术合同交易额26.8亿元,稳居全省第二。

(本报记者 朱志章)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