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科协近日公布了2022年“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认定名单,首次评审194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我省共有5家创新基地入选,分别为省科协推荐的轨道交通与能源装备创新基地、西部云谷创新基地、西安大普科技产业园创新基地,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推荐的稀有金属材料创新基地,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推荐的半导体芯片检测技术创新基地。
本报从本期开始推出系列报道,集中宣传我省此次入选的创新基地风采,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图为西安永电公司科技管理部副部长王奔模仿动车司机进行模拟驾驶。
8月30日,带着一份好奇,记者来到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简称西安永电公司)轨道交通与能源装备创新基地进行了一番探访。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探索产学研可持续协作机制。 适用于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的牵引辅助系统研制;高性能大功率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研制及应用;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研制;30t轴重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研发及应用;盾构机用紧凑型系列刀盘驱动电机组研制……西安永电公司于2005年12月在西安经开区成立,是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入驻以来,公司得到了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西安拥有两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四家子公司,主要承担中国高铁“和谐号”“复兴号”牵引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和地面供电系统、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核心器件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近年来,公司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获行业级以上科学技术奖46项,先后为西安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14号线、机场城际线列车提供了全套电传动系统和地面电源系统。今年8月,省科协推荐的西安永电公司建设的轨道交通与能源装备创新基地入选‘科创中国’产学研协作类创新基地,将重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组织团队集聚攻关,探索产学研可持续协作机制。”在西安永电公司科技管理部副部长王奔看来,公司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和风力发电为核心的业务结构。其中,轨道交通与能源装备创新基地由西安永电公司技术中心构成,重点包含“揭榜挂帅”创新攻关、联合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联合实施科技项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等。
◆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运用能力。 “目前,全国在线运营一半以上的高速动车组、大功率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心脏’在西安厂区诞生,全国40%以上的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西安厂区问世。累计为国内外风电场提供各类型风力发电机45000余台,产品分布全球1600多个风电场。这些离不开轨道交通与能源装备创新基地科技管理、技术研究、产品研发、试验验证等4大创新平台的技术支撑。”王奔说。
记者跟随王奔来到半实物仿真实验室,对模拟动车控制系统的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模仿动车司机进行模拟驾驶,体验了高铁开足马力疾驰。
2021年5月31日,“绿巨人”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首次奔跑于陕蒙之间,促进了两地互动交流。作为我国下一代普速客车的主力产品,西安永电公司为“绿巨人”动车组提供了全套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这其中离不开半实物仿真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具备中国标准高铁/动车组、八轴以内的机车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的整车仿真能力,可提供基于MVB、以太网、WTB、CAN等网络通讯的列车TCMS网络系统、牵引系统、辅助系统的仿真试验验证环境,同时具备现有主流网络的一致性测试能力。”半实物仿真实验室负责人王武俊说。
大数据技术实验室目前围绕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开展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多业务场景的智能运维应用研究,并实现批量装车。实验室负责人赵梦露告诉记者:“大屏通过传感器去采集车上的一些关键部件的运行信息,通过4G、5G传递回来的信号分析当前状态。如果发生异常会在平台预警,然后把预警信息推送到现场。大屏是数据可视化的载体,后台通过强大的服务器算力将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最终以图表的形式在大屏上直观展示。”
记者了解到,轨道交通与能源装备创新基地通过四大创新平台,重点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孤岛”问题,促进科技资源集聚,构建多层次、广领域、网络化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体系。
◆依托秦创原平台建设,带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 2021年10月,西安永电公司在西咸新区交大创新港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智能制造与电气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轨道交通与能源装备创新基地依托研究中心立足公司电气系统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在智能制造与电气系统等方面的产业资源优势和西安交通大学创新引领、科技服务支撑作用,提升公司在轨道交通和能源装备等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另外,公司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产业发展急需,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通过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协同发力,通过研制牵引、辅助、网络、供电等多专业自主可控的绿色、智能化核心系统及产品,搭建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求的系统应用平台,带动城市轨道产业链上下游高速发展。
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及陕西省丰富的科技资源,轨道交通与能源装备创新基地通过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寻求“一对一”的技术、产品乃至产业创新解决方案,进而补短板、拓产品、延链条,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基地将加大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预计到2024年引进10名高水平科技人才加强对技术的横向拓展及纵深研究。“人才是保证一家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除了引进人才机制,还要充分挖掘、开发、培养和使用现有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现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要引得进、还要用得好、更要留得住。”王奔认为。
(本报记者 杨海琴 孟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