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大地鎏金。一场场潇潇秋雨的袭来,吹响了百姓丰收的“集结号”,奏响了秋粮播种的“冲锋号”。金秋农忙之际,安康市汉滨区农业局农技专家正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务实忙碌的“身影”、散发泥土气息的“双脚”,让科技下乡、政策落地,一言一行践行着“粮袋子”“菜篮子”变成老百姓的“钱袋子”。
近日,汉滨区农业局李辉英、张龙芝、马志强、罗云雪等高级农技专家一行人深入紫荆镇各村开展2022年“金智慧农”致富带头人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为农户“传经送宝”、科技助农。现场互动积极,气氛浓厚,农技专家们采取理论授课、现场答疑、讨论交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幽默生动的语言,围绕蚕桑、魔芋、核桃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讲解。村“两委”、农村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等150余人参加培训。
科学栽桑养蚕,注入新“智”力 “‘强桑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丰产型优良桑品种,叶片宽大、叶肉肥厚、枝条直立、长势旺盛、耐旱性强、秋叶硬化迟;栽植技术:宽行6尺、窄行2尺、株距1.5尺……”汉滨区蚕茶果中心蚕业站站长李辉英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开始了蚕桑实用技术理论培训。
结合当前实际,她就蚕桑发展形势、蚕桑生产科技水平提升、小蚕共育好处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她强调:“适度规模化养蚕是当前最理想的养殖模式,用时短、见效快,1个家庭农场,2个劳动力,10-20亩高效桑园,一年5批蚕种,综合收入约10万元左右,不仅能保障家庭日常开销,还能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沙坝村村民姜太福兴高采烈地说道:“我们村祖祖辈辈种桑养蚕,以往都是靠天吃饭,朝不保夕,而如今可以科学种植管理,不仅能够增产增收,还能增加经济收入,这可比在外务工强太多。以后不仅能在家照顾父母子女,还能赚钱致富,这真是我们的福音啊。”通过培训,不仅提升了许多蚕桑大户对桑园管护的认识,还增强了农户科技养蚕的意识,为进一步推动紫荆镇蚕桑产业科技化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镇桑园种植面积共计200余亩,全年桑蚕养殖共计203张,产茧约2.4万斤。
化解魔芋难题,释放大“魔”力 紫荆镇位于秦巴山区,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适中,是魔芋种植的最佳区域。魔芋种植适应性强,种植方式传统,经济收益可观,能够有效充分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确保群众稳定增收、安居乐业,是全镇重点产业发展之一。
正值深秋,魔芋种植管理进入了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更是农户“急难愁盼”难题的凸显期。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技专家张龙芝深入田间地头,对症下药,结合紫荆镇实际、群众难题,有的放矢讲解魔芋夏秋季病虫害防治措施。通过室内理论讲解、田间现场指导的方式,针对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魔芋选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讲解。
“魔芋的软腐病、白绢病极易发生。有效防治方法是在出苗展叶整齐后7-10天,亩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克或25%汰腐净2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或亩用13%魔芋灵200毫升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施一次,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最好……”张龙芝重点就魔芋病虫害防治、农药用法用量及频次做了系统讲解,并进行现场教学。
培训有效解决了魔芋种植难题。经营主体户谢慷激动地说:“专家的讲解贴切实用、科学有效,这种宝贵经验和科学技术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对当前我们发展魔芋种芋繁殖基地受益颇多。”截至目前,全镇魔芋种植6000余亩,种芋种植面积2300余亩。
满山“青果”化身致富“金果” 白露前后,正是核桃成熟的季节。紫荆镇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一个个青色的小果,高高悬挂枝头,象征着丰收的“喜悦”、致富的“希望”。
在这片土地上正上演着人与自然的大联欢,农户们在这里接受大山的馈赠,打核桃、捡核桃、装核桃,尽情享受秋日的美景,收获丰收的喜悦。种植大户宋胜国穿梭在核桃园区的各个角落,手握五米长杆,敲打挂在高处的核桃,核桃噼里啪啦地往下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眼睛里充满致富的“希望”。
罗云雪召开技术培训会,为农户“传经送宝”。“今年气温总体偏高,7-8月核桃褐斑病异常活跃,其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应在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消杀除菌……”罗云雪认真仔细地讲解道。
培训结束后,农户表示,通过掌握科学种植、高效管护,做到因园施策、因地施策、因树施策,实行“统一修剪、统一施肥、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彻底改变镇内核桃产业“重栽植轻管护”的现状,扭转过去管理传统、收成一般、品质不佳的状况。截至目前,紫荆镇已实施统防统治核桃园管护1414余亩。
(周玉锋 本报记者 曹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