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关于同伴效应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实证研究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贸易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姝然
  引言
  关于青少年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中心,把关注目光投向青少年,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的远见卓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亲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科学素养是青少年综合素质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基于概念和原理的科学知识、基于动手操作和实践运用的科学技能,也强调对科学探索的强烈兴趣、好奇心和执着专注、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尊重科学伦理的健全人格。青少年的整体科学素养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定性因素,青少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国家创新精神的力量之源,青少年必将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主力军。
  但是,从一定程度上看,我国青少年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仍相对较弱,其科学素养还有待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在培养目标与理念上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对学生主体愿望和志趣培养不足;在培养内容上习惯于培养聚合性思维,对发散性思维激发不足;在培养方式上倾向于记忆和解题套路,探究式学习方法运用不足;在培养形式上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导,但校外教育资源利用不够等。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并对目前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中所面对的痛点,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同伴效应与青少年发展
  同伴效应即peer effects,是指在社会互动中同伴群体的行为影响个体的行为。同伴效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同伴效应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存在及其重要性。许多研究考察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同伴效应(Summers和Wolfe,1977;Henderson等人,1978;Hoxby,2000;Boozer,2001)。基于同伴效应视角,张学政(2019)分析流动学生对本地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流动学生对本地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张莉莉(2019)探究中小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同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同伴效应确实存在且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
  问卷调查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对陕西省渭南市一所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剔除回归变量缺失样本,最终获得182个样本。样本变量的基本统计描述如下:对于青少年参加科学竞赛频率,基于对被访者在学习科学相关知识分配时间以及参加科学竞赛次数的收集;对于同伴参与科学竞赛的平均值,以同个学校其他同龄青少年参与科学竞赛的平均值衡量;家庭的影响。①父母引导教育,采用父母陪伴指标衡量,以“你每周有几天和你的父亲/母亲一起看电视”询问,将回答“很少”“较少”“有时”归为“否”,将回答“经常”“通常”归为“是”。②父母监督约束,以父母对子女电子产品使用内容约束来衡量,采用“你的家人限制你能看的电视节目的类型吗”询问,将回答“很少”“较少”“有时”归为“否”,将回答“经常”“通常”归为“是”。考虑到父母限制子女电子产品的使用包含监督约束和替代性娱乐资源两种因素,为准确识别父母监督约束的作用,加入“学校是否有科技交流中心、休闲娱乐场所、操场”变量,以控制替代性娱乐的影响。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效应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高年龄、处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影响更显著。城市青少年在提升科学素养相关方面更容易产生同伴效应,并会因父母重视科学教育而使同龄青少年聚集,显著增加同伴效应,而农村青少年主要通过社区网吧强化同伴效应。
  根据不同特征青少年受同伴影响的差异,为促进青少年综合能力尤其是科学素养的提升,本文提出以下五方面建议:第一,注重志趣导向的主动引导,聚焦多维度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父母可以考虑采用关心等温和方式引导和教育子女,对其观看科学知识相关节目、视频进行引导,同时注重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在该过程中,父母切忌采取强制隔离等“一刀切”的方式,否则容易引起青少年逆反心理,适得其反。第二,父母在选择居住地和学区房时,应当对子女交友问题予以重视,引导和培养子女正确的择友观,促成孩子形成良性的同伴群体,从而强化同伴效应的正向影响。第三,加强科技场馆信息化建设,促进科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科普乡村行,做好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等移动科普活动,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活动的直观现场体验。提高科技馆等场馆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青少年提供远程实时互动展品、远程操作展品、讲解和答疑。政府应重点关注农村互联网发展,规范社区网吧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对农村父母普及青少年科学素养及互联网正确使用知识,以帮助其正确引导子女。第四,要深化多方合作,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学校在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更加注重青少年学习科学的自主性和主导性,引导青少年从功利导向的被动学习转向志趣导向的主动学习。更加聚焦培养探究和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好奇心、健全人格等多维度的综合性科学素养。科协组织要主动从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出发,会同本地教育部门,以助推“双减”政策落地为契机,积极指导、支持科技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做好科普教育活动进校园,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家长、社会、新闻媒体等多方面合力,形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追求科学的精神。
   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PSL79)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