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仍处于高位,疑难青光眼领域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过度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缺乏等都是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不良生活习惯,应该保障孩子每天至少有4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2.5个百分点,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 ,高中 生为80.5%。2020年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均超过9%,最高可达19.1%。
婴儿刚出生时眼球比较小,所以眼轴也较短,此时双眼为生理性远视,也叫“远视储备量”,可理解为“对抗”视力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会向“正视”发展,“远视储备量”逐渐减少,所以一定程度的“远视储备量”是合理的。遗传、户外活动少、用眼习惯不好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眼轴长得太快。如果儿童的“远视储备量”低于相应年龄段的数值,则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葛坚在此提醒,要对6岁儿童14.3%的近视率特别重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但不应该近视,还应该有一定的“远视储备量”,近视低龄化受环境影响很大,比如孩子们近距离用眼负荷过重、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等。
“家长是帮助孩子预防近视的第一责任人。”葛坚提醒,有些年轻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吵闹,就把电视、手机、平板电脑当成安抚工具给孩子,这样也会导致孩子过早近视。
“目前对近视的干预手段很多,其中有确凿科研依据的就是保障孩子每天有4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葛坚称,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团队曾在广州近2000名学生中进行了相关预防近视的研究项目,户外活动干预组的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每天增加40分钟的户外活动,并鼓励家长在上课后特别是周末假期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通过三年时间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户外活动干预组学生的近视率从39.5%降至30.4%。
葛坚还提醒,除了让孩子在白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晚上做作业时使用的光源也不能过暗,过暗的光线不利于视力的保护;最好给孩子选择全光谱灯,全光谱灯更接近自然光,有利于保护视力。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