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青山绿水间

——商州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陕西科技报

  近年来,商洛市商州区围绕市委“一都四区”和区委、区政府“五区”建设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坚持生态优先
  夯实绿色本底

  持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设立区级河长制公示牌32个、镇(办)级公示牌43块;普及农村无害化厕所,构建了区、镇、村三级环境网格化监管平台;积极构建城乡垃圾收转运一体化体系。全区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14个、垃圾压缩中转站3座、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1座、垃圾焚烧站1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推动实施污水处理全覆盖,大荆工业园区、夜村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和72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已相继建成运营或托管投运,2021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81%,污染防治前沿阵地已基本形成;守卫祖脉,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排查整治秦岭生态“五乱”问题386个,关闭矿山26家,依法退出保护区企业11家,治理水土流失70平方公里;强化执法监管,综合运用移动执法系统、无人机、执法记录仪、污染源在线监控、用能监控等多种手段,通过政府靠前指挥、环保牵头主抓、部门联动执法和双随机、专项督查等方式,合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治理攻坚。近三年来,累计检查企业1811家次,罚款269.36万元。经过综合治理,2021年,区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和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2021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7,同比下降12.6%,居全省第一;空气优良天数335天,优良比例为91.8%。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持续稳中向好态势。
  实施城市环境系统治理
  提升生态品位

  2021年在中心城市开展“两拆一提升”工程,累计拆除违法违规户外广告7300余块,拆除道路中间隔离护栏12493米,违法建筑物460处19.2万平方米,拆除多余城市家具5448处,拆除住宅小区及商铺露台楼顶违法建(构)筑物56户,城市环境大幅度改善,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金凤山3A花海公园建设,对照3A景区创建标准以及梅园“东拓、西延、南扩、北提、中优”的规划,配套建设金凤山公园门户区、旅游服务中心、停车场等设施。聚焦“六清六治六无”,持续深化“两边一补齐”,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秦岭山水乡村“升级版”。投资7600万元,提升改造四大门户区房屋立面13万平方米、高速沿线农房立面76万平方米……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提升了城市生态宜居颜值。
  动员全民参与
  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企业积极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申报工作,基本形成环境管理制度的“一证式”固定污染管理体系。截至2021年底,排污许可证登记核发单位547个,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覆盖率达100%;58家企业编制了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成了应急物资储备库;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环保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商州的行动中来。2021年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为90%,满意度达到94%。

(李 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