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科普视点
现代工程师自我驾驭的五重境界
  在西方,专业现象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前,是时只有神学、医学、法学几个传统专业。而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化的转化时期(1800年前后),工程师、化学家等一批与工业化发展有关的专业和专业人员应运而生。至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带来了欧美工程师职业的成熟和从业人员的蓬勃增长。
  作为一门高级专门性职业,工程师职业具有哪些基本属性?早在1915年,美国社会学家弗莱克斯纳就发表了著名的《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一文,提出了专业的六种属性,即专业工作是智力的,伴随着很大的个人责任;它是学问性和理论性的,需要拥有高深知识和长期训练的人才能发现;具有实践性,可以被用于明确的实践目的;专业人员必须经由正式的教育产生;工作方式是自我驾驭的,或者说自组织的,具有较大专业自主权;在动机上是利他的,而非利己的。
  对照工程师职业我们可以发现,自我驾驭性是工程师作为一类高级专门性职业的重要特征。其含义是由于专业知识的精深性、理论性和长期训练性,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广大社会公众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社会特别依赖于精英人群。
  因此在工作场合中,工程师通常被社会赋予一种不同寻常的自主权。它意味着当工程师在实施其职业责任时,不仅具有相当大的产品和顾客的选择权,也能拥有很大程度的判断力和创造性。在对待自己的技术活动——发明创造、设计规划、技术工艺、推广营销时,对自己的工作具有近似无限的权力。
  工程师把控自主思维,运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自然世界可利用资源,为人类造福。在这一过程中,其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外人很难介入。同时,自我驾驭性的另一个含义是工程学会或专业组织自主规制自己的行业和专业人员,使之与国家(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以此获得较高的专业地位和声望。
  作为工程师的主要“提供方”,高校工程教育也应针对工程师的自我驾驭性,突出对工程类学生相关特质的培养。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工程教育在这方面依然缺乏认识。对此,笔者希望结合现代工程师在自我驾驭性方面的五重境界给相关教育者一些启示。
  保持专业初心,避免社会浮华。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这让一些工程师在面对诱惑时丧失专业初心。他们可以通过一次次的跳槽获得高薪并以此为傲,虽然可以为自己赢得各种“机会”,却忘记了专业的本真是对知识的探索以及创新创业的艰辛和坚守。
  因此,醉心专业工作是自我驾驭的第一步。善于合作,但不媚俗、不唯上。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交叉融合、大团队合作。因此,工程师既要承担独立的专业责任,也要承担团队的分工合作。如何在合作中不失个性,保持专业定力,找到专业个性和团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这是专业驾驭的另一个维度。
  学术和技术的阶梯是工程科技制度的基石,但也可能成为工程师自我驾驭的羁绊。在强大的学术权威面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委曲求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写过一篇学术论文,并将其交到自己的导师、国际航空泰斗冯·卡门手中。可是冯·卡门并不同意他的观点,而钱学森却坚持己见,两人因此争论得面红耳赤,冯·卡门甚至将文章扔到地上摔门而去。
  然而,当两人第二天再次见面时,冯·卡门立刻给钱学森鞠躬致歉,并笑道:“昨晚我想了一夜,发现你的观点是正确的,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感谢你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见此情景,钱学森被感动得泪花在眼眶中打转。
  弘扬个性,超越专业单一性。专业工作是独立且个性化的,而工程的创新创造却千变万化并与时俱进。如何在追求科学和技术理性的过程中,让工程师获得创造创新的个性以及生机勃勃的人生?这一问题仍未获得足够重视。
  在我国,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双重环境,导致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工科大学生(都是工程师的后备资源)都普遍缺乏张扬个性、培养专业激情的环境,他们心怀梦想,却往往被技术理性和现实束缚手脚。
  “钱学森之问”困扰了亿万中国教育工作者。高度专注,对专业工作精益求精。自我驾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工程师对自身专业工作的恒久、关注,以及精益求精、永不停歇的精神。驾驭专业声望,实现公共服务。沉思与技术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反而应该充满激情地为公众提供服务。通常,我们认为工程科技在科学、工程、技术、学术等方面的贡献最耀眼,但不要忽略,实现公共服务才是工程技术的终极目标,也是专业行业获得社会交换的重要手段。
  在美国工程界,有各种各样的工程师奖项。这些享有盛誉的奖项,其目的不仅是表彰工程专业人士在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杰出成就,而且还强调对公共服务方面、国家发展,甚至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总之,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不应只是科学技术的登顶者,也应是运用专业声望维护社会发展和人类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人
  (王昕红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