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采暖季到来, 如何同时拥有温暖和蓝天?


  重点关注:
  又一个采暖季即将到来。
  随着气温降低,东北、西北一些地区陆续开始供暖。最早进入供暖季的,是黑龙江省漠河市。9月18日,漠河开启了长达8个月的供暖季。
  进入10月以来,为应对寒潮及大幅降温天气,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古浪县,兰州新区陆续提前启动供热;黑龙江省大庆市市区内12家热企错峰起炉,开栓供暖;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15个小区提前供暖;内蒙古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各供热企业提前启炉供热。
  每到取暖季,如何既保供暖又保蓝天成为北方地区的必答题。这些年来,我国在既保供暖又保蓝天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各地又有哪些特色做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改善能源结构 稳步推进清洁取暖
  传统的供暖方式,能源以煤为主,这意味着改善能源结构、推进清洁取暖对于北方地区群众来说,既能温暖过冬,又能享有蓝天白云。
  实际上,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我国一直在努力。2012年以来,我国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实施北方地区冬季的清洁取暖,2700多万户农村居民告别了过去烟熏火燎的冬季取暖方式,少烧了6000万吨以上散煤。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大力推进北方冬季取暖的清洁化改造,有效降低了传统散煤供暖规模,电供暖、天然气供暖等清洁供暖方式迅速发展。
  2017年起,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还联合启动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到2022年,分五批共支持88个城市开展工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策效果良好。相关地区清洁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大气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
  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成效如何?根据《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1》数据,2017年至2019年,针对前三批试点工作的开展,中央财政资金合计下达351.2亿元,地方补贴资金约777.0亿元,中央与地方共投入约1128.2亿元。截至2021年4月,前三批43个试点城市合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39.10亿平方米,改造户数3526万户。
  建筑节能也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取暖能耗。据介绍,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节能建筑达到了277亿平方米。从监测的结果看,经过节能改造的居住建筑,冬季的室内温度能提升3℃—5℃。
  今后,我国推进清洁取暖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今年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绿色改造与清洁取暖同步实施,优先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利用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供热、制冷及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而且还提出,将清洁取暖财政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整个北方地区,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核电供暖、错峰起炉,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清洁供暖方式
  清洁供暖方式多样,可再生能源供暖、天然气供暖、电供暖、工业余热供暖、清洁燃煤集中供暖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清洁供暖方式,不同条件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其中,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利用核电供暖、吉林省延边州采用空气能供暖等方式值得一提。
  烟台市政府新闻办最近举办了“十大创新”引领改革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9月29日举办的发布会上介绍,海阳核电二期工程暨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暖工程开工,海阳核电供暖二期工程供暖面积将覆盖海阳城区全域,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吉林省延边州采用空气能供暖也是一大特色。采用空气能供暖,具有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经久耐用、供暖稳定的特点。与传统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相比,空气能热泵热效率高,消耗1度电能从空气中吸收3度电才能产生的热能,节能效果好。截至去年11月,空气能供热已经在延边州使用面积超百万平方米,用空气能替代燃煤供热改造工作已经完成192万平方米。
  黑龙江省实行的错峰起炉也值得借鉴。错峰起炉是黑龙江省为减少同一时间段内的燃煤用量,降低对空气的污染而采取的一项措施。《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就提出,供热单位错峰起炉。为了做好这个采暖季的工作,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社厅又发出《关于做好2022—2023年采暖期错峰起炉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错峰起炉,减少集中起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选择哪种方式清洁供暖,还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方式。比如,同样是地热供暖,中深层地热能供暖主要适用于地热资源条件良好、地质条件便于回灌的地区。浅层地热能供暖则适用于分布式或分散供暖,可利用范围广。
  虽然清洁供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近些年冬季空气质量来看,保供暖、保蓝天,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据“中国环境”)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