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渭南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今年以来,渭南高新区积极开展街道及村“两委”换届“回头看”,该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带队赴所有街道、村走访调研,排查整改问题11件,巩固换届成果。以“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开展回访调研和分析评估,通过“以评促建”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
印发《关于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的若干措施》,制度化引导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举办全区党务干部培训班,分层次对村“两委”干部进行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村级带头人能力水平、拓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视野。扩大村级后备干部“蓄水池”,推动农业专业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贡献才智。充分运用“党建+”模式,立足“一村一策一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加大资金、项目、政策等投入力度,全力支持52个村级集体发展设施蔬菜、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特色产业。
完善“一村一专家”“一村一律师”“村企结对”等措施,采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产业模式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协调25个企业与村结对联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5个村年收益突破50万元。该区布王村按照“党总支+公司+农户”的模式,运营集农产品包装、储藏、冷冻、保鲜于一体的农村集体经济实体,全年收益大幅提升;南焦村发展渭南君迩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本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东风村形成“集体经济+村干部+农户”联结机制,集体产业发展中解决就业32人;马渡村自筹资金,流转700亩河滩地,建立了村级示范产业园,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本报记者 赵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