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是指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统称,是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广泛分布在老百姓房前屋后,直接影响群众健康和生产生活。
黑臭水体识别首先以群众的感官判断为依据,当水体颜色、气味异常引起群众不适的,即可初步判断水体黑臭。当感官判断有争议时,采用水质监测的方式判定。
目前,黑臭水体依据水体分布区域,分为城市黑臭水体和农村黑臭水体。
全国黑臭水体整治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带动黑臭水体治理直接投资1.5万亿元,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圆满完成了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截至2020年,长江流域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黑臭水体的成因
水体成因错综复杂,包括外源污染、内源污染、水动力条件差等因素,导致水体污染负荷超过了自净能力,水体发生黑臭。
1、外源污染
过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且快速消耗水体中溶解氧,造成水体呈厌氧状态,在厌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下,产生臭味物质(硫醇、硫醚、硫化氢等),同时伴随生成致黑物质(硫化亚铁、硫化锰等),导致水体黑臭。
外源污染是黑臭水体最为突出的污染问题,其产生原因包括: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处置能力不足,导致污水垃圾直排入河。这些问题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较为突出。
雨污合流制管网雨季溢流、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沿河两岸农业面源污染、散户的畜禽养殖废水排放等,使得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
2、内源污染
水体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通过沉淀或吸附等富集在底泥中,在高温等条件下,大量污染物从底泥中释放,产生致黑致臭物质,导致水体黑臭。
3、其他原因
水动力条件不足。水体流通不畅导致水体复氧能力减弱,蓝绿藻快速繁殖,引发水体水质恶化。
气温条件性。当温度升高,河道底泥及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加快,耗氧过程加速,导致水体溶解氧浓度的快速下降,加剧水体黑臭。
治理措施
1、控源截污
控源截污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进入水体,是黑臭水体治理的根本性措施。
针对直接排入水体的居民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等污染源,通过对污水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减少入河污染。
针对合流制溢流污染和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可通过分流制改造、增设调蓄设施、建设植被缓冲带等措施减少污染物入河。加强设施运行维护,定期开展管网巡查养护,强化汛前管网清疏,减少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等现象。
针对农村面源污染,通过源头减量、过程阻断、资源再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控制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设置生态沟等治理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针对散户畜禽养殖废水,加强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推行粪污资源化利用。
2、内源治理
内源治理是在控污截流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削减底泥中污染物来改善水体水质。
针对污染底泥,在科学开展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用底泥原位治理或清淤疏浚等措施,有效削减内源污染。对于清淤疏浚底泥,应做好无害化处置或资源化利用。
3、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对河岸线、边坡及水体本身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达到改善水体本身及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效果。
通过设置植草沟、铺设透水砖、构建河湖生态缓冲带等措施,对原有硬化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结合景观绿化布置、河道局部形态改变等,提高岸线及水体的自然净化功能。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重建水下生态系统,促进水生生物群及其栖息地恢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4、活水保质
活水保质是指通过增加河道补水等措施来改善河流水动力条件,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针对缺少补给水的水体,可将净化后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滞蓄和净化后的雨水等,作为河道生态补水。
针对需活水循环的水体,可通过水系连通等措施,改善水体的水动力条件。
(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