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9
陕西着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本报讯 12月16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省工信厅介绍全省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情况。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创新优结构、以创新助升级、以创新促发展,全省工业经济呈现量质双升的良好态势。
  省工信厅副厅长赵东介绍,我省企业创新支撑引领明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全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多点开花”,近5年累计组织实施省级重点新产品4659项,大型运输机、新能源汽车等成为“陕西智造”新名片;成果应用“上天入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原子钟、全海深超高清摄像机等为中国“深空”“深海”“深地”重大工程贡献了“陕西力量”;产业带动“加码提速”,半导体产业规模全国第四,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万辆以上,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我省将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全力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聚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突出“一个主体”,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上下实功。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顶层设计,在统筹规划和政策保障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全要素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等“三高”人才队伍;进一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让企业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动。
  聚焦“两个重点”,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上出实招。围绕秦创原平台建设,聚焦“项目、平台”两个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谋划“增量项目”、推进“存量项目”,组织实施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等重大科技项目;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以产业创新平台为引领、企业创新平台为核心、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创新网络不断提速、提质、提效。
  促进“三个提升”,在浓厚企业创新氛围上求实效。紧盯指标促发展,结合我省工业企业创新工作实际,着力提升全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新产品产值率、研发活动覆盖率”三项指标,打造重视创新、竞相创新的良好环境。强化靶向施策,针对企业创新薄弱环节,制定政策措施,加强落地见效,补齐短板弱项;强化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企业研发、平台、产品等创新活动支持力度;强化部门合作,多向发力,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市场带动的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实施“四个工程”,在推进“两链”融合上用实劲。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打造,强化需求牵引,突出应用导向,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四大工程,推动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工程,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产业技术等方面实施一批强基项目,促进“一条龙”示范应用;实施“三首”工程,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商业化推广应用;实施“精品制造”工程,每年组织企业开发“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1000项,遴选“工业精品”100项,加快创新产品迭代升级。

(本报记者 周 励)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