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常和老师们交流一种学习现象——“知识脱落”,也就是用简单、机械的学习方式学习,比如死记硬背,事实上这种方式仍然存在。显然,这种学习看似掌握了知识,但时间一长,知识脱落随时都在发生,因而“伪学优生”还是不少。这实质上是学习的简单化、程式化处理,其结果将是思维僵化、能力浅化,语文学习同样存在。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把“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就是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这让我想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的一段话:“语言作为思想的物质外壳,需要丰富深刻的思想来支撑。积累的思想越是丰富,就会不断产生新思想,保持思想的活力。与此相适应,语言也随之丰富起来。”由此,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思维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之所在。
2000多年前的一个日子,孔子带学生游春,“莫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早些年,江苏版语文教材中就有一课《孔子游春》,尽管是后人改编,我读课文还是有一种感动:生命的自由形态、学习的时空生态、思维的悦动生长。对学生成长来说,我们要把教学打开,让思维进来。
首先,想象力是思维的翅膀,可以带着学生展翅高飞。我曾执教张籍《秋思》一诗。诗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孩子们就可多角度想象“见”:见到的是什么?见不到的是什么?很想见的又是什么?如此想见,却为何不回去见一见?可谓“一个‘见’字道尽满眼愁云”。夏丏尊先生曾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可见,想象力也是良好语感发展的重要基石。
其次,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学生阅读往往提不出问题,教师教学往往屏蔽掉学生的提问机会,这是需要反思的。庆幸的是统编语文教材专门安排了“提问策略”这一单元,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大家对这方面的重视。学生在阅读中要学习如何提问,比如问题可以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也可以针对全文提出;问题可以从“内容”“写法”“启示”三个角度来提;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更加重要。对教师而言,可引导学生从逆向思维等角度思考、提问,比如《鹿角和鹿腿》:既然鹿角没什么用,那还需不需要它?比如《景阳冈》:如果从批评的角度看,你觉得武松又是怎样的人?
最后,联结阅读,让思维更强大。对学生而言,课文内的字词、句群、语段都可以联系思考;也可以联系不同的课文,寻找主题、策略、方法进行对比阅读;还可以把文本阅读与生活、影视甚至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阅读,不仅让阅读视野更开阔,更重要的是从中收获高阶思维的发展。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引导学生联系柳宗元的其他诗句,你会发现充满着“寒冷、泪水、忧愁”,而阅读同时期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你会读到很多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乐观的诗句。我们一旦联系起来,就会产生问题:为什么同是被贬,但两人的心境却有这么大的不同?联系作者背景、生平,我们很可能会读出“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
我一直认为,阅读能力提升的核心在于思维的发展,思维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点,也是制高点。那么就把语文课堂打开,让思维进来。
(俞国平)